扶贫过程中,呼伦贝尔以基本建设为支撑,努力破解制约瓶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扶贫开发的突破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扶贫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农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整村推进项目深入实施。呼伦贝尔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项目建设,五年共投入整村推进资金2亿多元,项目覆盖全市12个旗市(区)的193个村,直接受益农牧民10万人。二是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围绕“培训、转移、增收、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配置培训资源、选择培训专业,通过开展订单培训,打造培训品牌、促进转移就业。同时开展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生活常识等引导性培训,减少了农牧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几年来共投入财政资金近2000万元,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1.5万人。三是扶贫开发移民扩镇成效明显。按照自治区“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总体要求,结合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及生态建设,把那些不具备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的农牧民转移到城镇周边和水源、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使他们充分地接收城市经济文化的幅射,加速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几年来共投入4300万元实施移民扩镇工程,搬迁1500户,5000多人。实施移民扩镇工程加快了贫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速度,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极大改善了贫困农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展望未来,扶贫开发任重道远。一项项富民产业,一张张开心笑脸,都见证着呼伦贝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乘着中央“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东风,迎着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机遇,呼伦贝尔新一轮扶贫开发将继续扬帆起航、破浪前行!
漫画:精确滴灌(转自新华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自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呼伦贝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2011年至2014年,呼伦贝尔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9亿元,金融扶贫贷款9.2亿元,累计减贫人口达21.2万。
摆脱贫困向富裕生活迈进
呼伦贝尔目前有两个国家扶贫重点县(鄂伦春旗、莫旗)、4个自治区扶贫重点县(阿荣旗、扎兰屯市、新左旗、鄂温克旗)、280个贫困嘎查村,贫困人口9.7796万人。
以查巴奇鄂温克族乡为例,该乡是一个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位于阿荣旗北部,大兴安岭南麓,阿伦河上游,距旗政府所在地那吉镇60公里。全乡共有贫困户997户,人口3492人,占全乡人口的30.5%。全乡贫困户主要存在孩子上学难,就医难,缺少生产物资及设备。贫困户每年的人均收入基本在1560元至1800元左右,因缺少生产经验和必备的生产设备,此外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贫困户年均收入还有下降趋势。全乡贫困村目前基本无集体经济,全村人均收入水平也比全乡平均值低。全乡贫困户住房基本为土木结构,有一些为砖石结构,建筑面积平均为65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15平方米。
几年来,查巴奇乡的特困家庭扶贫帮困工作在旗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旗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乡各级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开展得扎实有效,有声有色,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该乡特困户刘忠凯,在乡党委的帮助下准备发展养殖业,养殖大鹅2000羽,开始的时候没有鹅舍,乡党委通过争取项目和包村干部包扶为他解决鹅舍100平方米,解决鹅雏款14000多元,鹅雏养到2个月大的时候,因为没钱买饲料,愁坏了刘忠凯。当村干部把这个消息反馈给乡党委的时候,有关部门马上给刘忠凯送去了3000元购买饲料,解决了刘忠凯的燃眉之急,更让他感觉到必须干出成绩来,让所有的人看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3个月的精心饲养下,第一批大鹅以每市斤7元卖掉,仅养鹅一项刘忠凯一年纯收入便达到6万多元,他不仅还完外债,还有剩余,通过帮扶使得刘忠凯摆脱了贫困,逐步向着富裕的生活迈进。
科学规划立足市情绘蓝图
实施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新农村、新牧区、新林区、新垦区建设紧密结合,统筹推进。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为进一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还在全市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推进会议上进行了专题部署。此外,为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呼伦贝尔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扶贫开发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组织编制了《呼伦贝尔市扶贫开发规划(2013—2017年)》。《规划》通过发展县域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实施到村入户的产业发展项目,使呼伦贝尔22.4万贫困人口有稳定的增收产业,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实现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工作目标。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体制,并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做法,整合各类专项资金,集中投向重点贫困地区,努力实现扶贫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以产业扶贫为基础,走开发式扶贫之路,增强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从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大力实施产业化扶贫,走出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开发路子,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积极扶持支柱产业发展,每年扶贫专项资金和信贷资金主要安排用于发展种植基地、良种繁育、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全市基本形成了以肉牛、肉羊、乳品、玉米、马铃薯等为主的农牧业特色支柱产业,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91.37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7.1%。坚持培育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其做大做强,以“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下联农户,外联市场,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扶持全市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58户,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4731个,带动贫困户近10万户。
以整合资源为抓手,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扶贫思路,优化配置和整合扶贫资源,构建了专项扶贫、区域帮扶、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四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一是突出重点,加大区域帮扶力度,积极争取自治区23个厅局重点帮扶鄂伦春旗、莫旗和额尔古纳市。二是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呼伦贝尔制定并印发了《呼伦贝尔市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乡镇工作方案》,从2013年至2017年,利用五年的时间,由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公检法等部门的38位市级领导干部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开展联系全市38个贫困苏木乡镇工作(覆盖全市13个旗市区,贫困人口7.6万人,占全市贫困苏木乡镇的69%、占全市贫困人口的33.8%)。各旗市区也相应制定并印发了《旗县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乡镇、嘎查工作方案》,确定了每个旗县级领导干部联系1个贫困嘎查村。三是以省、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地区工作为带动,广泛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了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行业对口帮扶、富户带穷户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扶贫活动,形成“市、旗、乡、村、户”五级联动的扶贫体系。市、旗两级直接参与定点包扶单位达到1061个,定点包扶全市13个旗市区的746个嘎查村。社会扶贫包村率达到100%,包户率达到90%以上。
以金融扶贫为依托,改进资金投入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以来,呼伦贝尔严格落实自治区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富民工程进度。与农业银行积极协调、商讨,完成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实施任务。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7)》的实施意见。6个重点旗市与当地农业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累计发放贷款8亿元。同时为全面推进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使12个旗市区的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如期实现2017年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呼伦贝尔参照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7年)》,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从2014年开始,连续4年每年为6个非重点地区(海拉尔、陈旗、新右旗、额尔古纳、牙克石、根河市)各投入200万元担保补偿资金,启动实施“金种子扶贫增收工程”,做到全市“6+6”金融扶贫全覆盖。2014年已投入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1200万元,6个旗市区安排本级财政配套资金800万元,已发放贷款1.2亿元。
两位蒙古族牧民正在制作民族服饰创收。
利用项目扶贫资金发展起来的扎兰屯市卧牛河镇四道桥村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
华能伊敏煤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来到扶贫点——鄂温克旗伊敏苏木红花尔基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