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阿鲁召嘎查党支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齐抓并举,以民主政治建设为核心,以发展产业促增收为目标,走出了一条“旅游业兴起,畜牧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富民强村之路。
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拓宽牧民增收致富渠道
阿鲁召嘎查位于查干哈达苏木政府所在地东南10公里,距离旗政府15公里,是传统的蒙古族行政嘎查,以畜牧业为主,以旅游业为新型增收渠道。2014年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50元。近年来,嘎查党支部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拓富路,引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阿鲁召嘎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交通优势,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召庙和七锅山冰臼群、点将台、莲花石等自然景点,省际大通道和305线公路贯穿境内。2011年初,嘎查党支部提出“宜牧则牧、宜旅则旅,围绕畜牧产业和旅游产业做文章,带动牧民增收致富”的工作思路,成立了巴林左旗召庙富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组建牧民演出队、清洁队、维修绿化队,发展佛香销售、餐饮服务、骑马、沙地摩托、射箭等相关服务项目,提升了当地牧民就业率,增加了牧民收入。到2014年该项目拉动近百人到项目区就业,就业人员总收入已超过150万元。富民公司还扶持嘎查牧民养羊户2户,“牧家乐”、“农家乐”各一户,同时还对入股牧户发放养老金。现有20多名牧民享受养老金待遇,年龄70岁以上老人每月100元,60岁以上老人每月50元,3年来共发放17400元养老金。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示范引领工作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实惠,以前一下雨出门就很困难,都是泥土,旗、苏木、嘎查干部帮助我们争取项目,修了水泥路,大伙出行也方便了,牧民高兴得不得了。”阿鲁召嘎查牧民斯日格乐图对示范引领工作赞不绝口。
阿鲁召嘎查党支部将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争取项目、同工同劳等方式,动员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建设美丽家园。从2012年到2015年3年期间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对100多户牧民房屋进行了修缮,新建幼儿园和村级卫生室。同时又争取资金对嘎查低压整改、安全饮水、街巷硬化进行了建设。
引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2014年以来,阿鲁召嘎查推行了“五位一体”阳光治村模式,即在决策环节上,全面推行“532”工作法,完善议事决策机制;在服务群众环节上,推行“456”工作法,完善服务群众保障机制;在监督环节上,以村务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为主要形式,完善监督评议机制;在增加透明度环节上,加大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的监督和公开力度,建立完善嘎查“三务公开”机制;在“三资”管理环节上,以会计代理制为主,完善嘎查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规范机制。(驻站记者邱静王义晶通讯员王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