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相聚内蒙古,共圆中国梦”的第十届民运会在鄂尔多斯绚丽绽放了,身着盛装的各民族相聚鄂尔多斯,瞬时让美丽的草原沸腾了。这一场盛会,56族兄弟姐妹以体育为媒,在比赛中携手话友谊,共普一家亲。
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民族理论。这一著名论断对研究我国民族关系,研究当代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回首历史,中华各民族在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中各具特点,但又相互关联、补充、依存,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东到西,从北到南,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都有56各民族靓丽的身影。从各民族居住地来看,彼此分散在全国各省、区、市,混合居住,呈“大杂居”格局;从各省、区、市来看,各少数民族又聚居在一乡、一县、一村,以“小聚居”的形式存在,小聚居的区域内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居住,汉族聚居区内又有少数民族聚居。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存在,使各民族间相互影响、团结合作,彼此尊重、共同繁荣。
民族稳,地区稳;民族兴,国家兴。整体看,蒸蒸日上;分别瞧,各民族奋发向上。各民族之所以发展不同,发展的速度有参差,有历史的原因、区位的差异、传承的快慢,但无论是相互融合的发展,还是发挥优势,独具魅力的引领,都离不开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作用,离不开全国人民一家亲的精气神儿。
有人说: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团结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是的,民族团结这种东西,你不感觉的时候它不存在,你感觉到的时候,它就在你身边,围绕着你。
奔驰的骏马,悠扬的琴声,颂友谊,传梦想。从上世纪80年代的青城之恋,穿越33载的风雨,走过多彩的贵州,终于定格在了天骄圣地,草原儿女已张开双臂拥抱每一支花朵。天山的热瓦普来了,彩云之南的象脚鼓来了,宝岛同胞来了,林海雪原儿女来了,各族兄弟姐妹着盛装相聚吉祥草原,用“平等、团结、拼搏、奋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
马头琴、安塞鼓、东北秧歌、维吾尔族舞蹈……每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共同融合创造着祖国的灿烂文化,点燃着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愿从天南海北欢聚一堂的各族儿女,以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风貌和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博大情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大草原。(本网评论员:赵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