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稀土迎来“转型升级”产业浪潮
内蒙古新闻网  15-08-19 10:02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出口量涨价跌、行业陷入低迷,2015年的稀土行业犹如行走在十字路口,左转还是右行?令每个从业者都难以抉择。

  以“新常态下稀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为低潮中的稀土行业指明了方向,也让整个行业开始直面挑战,主动迎接“转型升级”产业浪潮。

  稀土行业陷入低迷

  稀土行业整体陷入低迷,已是不争的事实。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稀土出口,可以用“量涨价跌”来形容。美国和日本作为我国主要稀土出口国,今年上半年分别以增长40%以及130%稳坐头两把交椅。美国今年上半年单从内蒙古进口稀土就有1365吨,日本约90%的进口稀土均来自于我国。

  而我国稀土在出口量快速增长同时,出口均价却出现大幅下跌。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稀土产品出口均价为3.2万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34.7%。6月的均价更下跌到2.9万元/吨,同比和环比分别下跌34.1%和4%。

  面对疲软态势,业内人士都不再回避这样的现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徐德龙院士坦言,自中国实施稀土配额起,欧美日等经济体不断向WTO组织提出诉讼,并在2014年取得了对稀土、钨、钼等资源诉讼案的申诉,于是中国被迫取消了出口配额限制与稀土出口关税。受此影响,我国稀土出口价格随之大幅度走低。同时,由于国外进口商大多抱有价格走低的预期,加之每年五、六月是稀土行业淡季,市场整体疲软。

  而世界格局下的稀土形势也不容乐观。

  今年六月,美国钼业公司曾无奈地宣布因中国放宽出口限制,导致稀土行情恶化,美国唯一稀土生产商破产。

  “造成行业疲软的原因,除我国被迫取消出口配额限制与稀土出口关税外,产能过剩、稀土产业缺乏高端也是稀土价格长期低迷的重要因素。”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稀土论坛上也公开表示,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稀土基础研究和高端应用产业化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稀土材料和器件性能、质量稳定性都难以满足国防科工、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发展需要,部分材料和零部件还需要进口。“结构调整压力依然较大,我国稀土产业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上游开采、分离环节产能过剩,下游应用产业发展滞后。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器件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低,需要加大力度推进结构调整。”

  他表示,我国经济已步入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常态,稀土行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发展高端应用产业。

  中国制造下的新机遇

  而“中国制造2025”为迷茫中的稀土产业带来新希望。

  “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实施,智能制造、高端装备、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稀土作为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料,发展空间广阔。”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

  在他看来,两个方面的发展可以为稀土产业带来新机遇。一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高速铁路、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增加稀土永磁电机、动力电池等稀土高端材料和产品的用量。比如,每台机器人需要几百个稀土永磁伺服电机,“机器人革命”将给稀土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二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工业炉窑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污水处理等可为稀土催化材料提供巨大的市场。以汽车尾气净化为例,2014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4亿辆,每年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物,使用汽车尾气催化剂后,可降低90%以上的污染物,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也十分看好稀土在制造业上的重要作用。“稀土在先进制造业十个重点领域的应用令人期待。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信心,并付出加倍的努力,实现稀土上中下游产业的互利共赢。”

  他说,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0年仅新能源汽车全球可能消费稀土永磁体4.5至5万吨,稀土已经并继续作为制造业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将会在先进制造业的所有十个领域持续发力。同时,伴随着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稀土原材料特别是稀土功能材料产业会迎来稳定发展的新机遇期。

  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看来,神奇的稀土已经渗透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稀土产业方兴未艾,稀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已呈现蓄势待发之势。他表示,面对这样的形势,研发中心将聚焦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器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新型应用技术和终端产品产业化,开展“高精尖”产品的研发。

  新常态下,稀土产业转型发展又将如何布局?

  辛国斌表示,未来,我国将以稀土大集团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等为导向,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技术水平,全面建设高端稀土应用产业,形成若干家技术一流、装备先进、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性稀土集团;建成一批布局合理、分工有序的稀土资源开发、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高端应用产业基地,力争到“十三五”末,稀土行业整体步入以高端应用、高附加值为主的发展阶段,稀土战略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包头担当转型“先锋”

  作为稀土之都,包头此次被赋予神圣的使命,成为我国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包头将力争到2017年底,实现稀土工业产值400亿元以上,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终端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包头这样的资源型发展城市,转型升级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坦白讲,对于包头市来讲,稀土应用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应用发展起来,它产生的效益带动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包头一定要在全国的稀土产业发展中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才能助力中国实现‘稀土梦’。”中国稀土行业学会秘书长林东鲁建议,包头稀土产业发展要和本地的钢铁、铝、镁等产业结合,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推动全市机械加工和制造行业的发展,这既是包头的产业优势,同时也符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要求。

  高新区稀土产业管理局局长安四虎也十分认同“稀土产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模式,“一机厂做的特种钢加了0.015%的稀土,价格就能比原来翻了三番。”他表示,作为我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高新区将以“稀土+”的概念为突破口,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金融、互联网四个领域,来撬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跟上“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步伐。

  依据方案,从2015年起的3年内,国家将给予包头近10亿元的资金支持,鼓励稀土产业转型升级。那么,我市将如何发挥好资金的引导作用?

  包头市经信委稀土产业发展处处长仝燕茹告诉记者,今后,对于在包头新投资建厂、产品附加值高、拥有自主技术的企业,政府在初期建设上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资助,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我市的稀土企业在建设新产业转型升级项目时,也可以享受到优惠待遇。

  记者了解到,此次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新能源汽车和钐钴两个项目成功获批转型升级项目,未来,公司将获得转型资金的扶持。

  “大家都说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实际上是中低端过剩,高端产品并不过剩,甚至很多高端还要依赖进口,所以现在中国稀土产业就要朝高端的方向发展。”天和磁材副总经理袁易介绍说,公司从2010年就开始布局转型升级项目,主要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车。

  目前,公司12项新产品研发及工艺改进项目全部实现了产业化,公司研发中心重点攻关零重稀土技术,依托该项技术优势,天和公司成为欧洲知名汽车零部件的战略供应商,并入选日本新能源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电机供应商名单。得益于提前转型获得的优势,今年企业的销售额预计在4到5亿元,相比去年将增长50%以上。

  作为我国重要的稀土集团,北方稀土此次也有多个项目获批转型升级项目。

  北方稀土集团总经理张忠说,作为我国最大的轻稀土生产企业,北方稀土也正积极寻找未来发展突破口,加速加快转型步伐。“包头的稀土产业要想真正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上游、停留在低端,而是向深加工方面发展,这也是国家要支持的重点,我觉得这个方向和我们企业是一致的。”

  他表示,北方稀土将立足自身实际,积极配合我市做好稀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工作,为把包头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稀土新材料、终端应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做出努力,不断提升包头在世界稀土产业中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如何将“土”变得更有“料”,如何让资源强国发展成稀土大国,包头乃至中国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记者张海芳实习生李佳琦)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