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呼和浩特市“一坛五堂”传递思想“正能量”
内蒙古新闻网  15-08-22 09:01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今年,呼和浩特市以“青城大讲坛”、基层大讲堂、道德讲堂、空中讲堂、电视讲堂、网络讲堂“一坛五堂”建设为载体,构筑起了多层次、立体化、分众式传播的理论大宣讲平台。目前,全市各级各类1000多个讲堂、800多名专兼职宣讲员活跃在乡镇、街道、农村、社区、机关、学校、企业的第一线,为首府广大干部群众传播思想理论“正能量”,为首府改革建设发展和文明城市创建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今年,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不断创新讲坛运行机制,采取与委办局合办、联办的方式,举办的广度、力度和密度不断加大,成为首府意识形态领域和形势政策教育的理论高地。一批知名专家学者登上讲堂,直面意识形态领域干部群众关心的话题与问题,联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各抒己见,赢得广大听众的称赞。

  在发挥“青城大讲坛”品牌作用的同时,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更加注重面向基层群众的宣讲,将理论宣传重心下移,以“大讲堂”的形式向9个旗县区推广延伸,形成讲堂全面覆盖、层层宣讲体系,让“高大上”的理论接地气,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土左旗毕克齐村“农家讲堂”,每到开春时节就分外热闹。市农牧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不仅联系实际宣讲党的“三农”政策,还针对这里的玉米种植进行现场授课。农民朋友高兴地说,大讲堂要啥送啥,号准了咱农民的脉。

  据介绍,基层大讲堂形式有农家讲堂、红色讲堂、文化讲堂、大家讲堂、四点半课堂等。“大讲堂”里的宣讲员有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业余文艺队员……在百姓眼里,他们是文化人,也是身边人,能答疑解惑、教技术活儿、让人长见识。

  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的倡导下,“道德讲堂”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呼和浩特市蔚然成风。通过道德讲堂,许多默默无闻的美德善举被挖掘发现、宣传推广:呼和浩特供电局常年义务献血的好职工王茜、玉泉区友谊社区热心助人的好居民刘云霄、市第二医院视患者如亲人的好医生萨茹拉……他们带动广大市民见贤思齐,择善而从,逐渐形成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应。(记者 吕会生 实习生 白圣雅)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