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那一仗打得威震大青山南北,影响广泛,战斗只用了25分钟,全歼日军80余人,表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抗日的坚决态度。从那以后,有很多青年踊跃参军,加入抗战的队伍。”
每一次整理、讲述老一辈八路军战士在“蜈蚣坝伏击战”的记忆,武川县史志专家郭志刚内心总是难以平静。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场景重新浮现在眼前。
获取情报:深夜赶至蜈蚣坝设伏
呼武公路17公里处,矗立在路边的“蜈蚣坝伏击战革命遗址”石碑,见证着革命历史。
“我念书的时候,经常途经蜈蚣坝,对这里地形熟悉,但现在的样子和过去有些变化了。”郭志刚说,伏击战打得让八路军大青山支队英名远扬,日军胆战心惊,从而也为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8年8月31日晚,八路军大青山支队越过了平绥铁路到达大青山区,立即展开了游击战争:9月3日夜袭陶林,9日夜里攻克武川县乌兰花镇,数日后驻军井尔沟。
“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派出的侦察战士发现,蜈蚣坝地势险要,山道曲折,而且是归绥到武川、百灵庙后山地区必经之路。”郭志刚说,侦察的战士很了不起,获得准确的信息,3天之后,从归绥城将有4辆汽车满载日寇士兵和军用物资开往武川县。
李井泉、姚喆等八路军首长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在此设伏歼敌。
9月下旬,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得知敌人的准确情报后,由二营营长唐金龙率领战士,请当地群众做向导,趁夜色从井尔沟出发。八路军战士们翻山越岭,到达蜈蚣坝关帝庙附近,伺机战斗。
战斗迅捷:25分钟全歼日军80余人
“据老战士回忆,这次战斗以二营为主攻部队,但地方的游击队也参加。”郭志刚讲述,二营的两个连分别埋伏在关帝庙戏台后和公路两侧,担任正面突袭任务。另一个连负责打援和掩护。
在此过程中,战士们将公路上仅容单车通过的石板桥的桥柱子破坏,并加以伪装。
凌晨,远处有灯光在晃动,那是日军的汽车在行进。官兵们立即振奋起来,严阵以待。
4辆日军军车从南坡爬上蜈蚣坝,逐渐进入了伏击圈,在下坝的时候,第一辆军车驶上“桥”时,一下栽到了河沟里。这犹如一个战斗信号,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八路军官兵密集的火力倾注而下。日军的3辆军车进退无路,全部被击毁。
“那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郭志刚介绍,亲历战斗八路军战士在回忆录中曾写道:“随着冲锋号响起,八路军官兵如猛虎下山,杀向敌人。战斗共用了25分钟左右,全歼敌人80余人,其中少佐1人,缴获所有武器弹药,除了机枪9挺,还有掷弹筒等其他的弹药和物资。”
影响广泛:青年踊跃加入抗战队伍
战斗打响时,日军放出信鸽求援。郭志刚说,信鸽应该是飞回到了归绥城小教堂附近,就是现在的呼市通道南路,当时那里有驻军,日军派出增援部队10多辆汽车从坝上驶来。
八路军打援部队集中火力,击毁了第一辆车后迅速撤离,公路被堵,日军受阻。由于敌我兵力悬殊,不宜久战,八路军战士机警地撤出阵地,返回驻地井尔沟。
郭志刚回忆,一位参加这次战斗老人回忆,他当时负责给八路军部队做向导,有些战士在收缴战利品过程中,来不及撤离,被敌人发现追赶,之后他们藏在身后的山上“关老爷庙”里,当时几位战士藏在了庙顶部夹层,因为是木板制作,可以承受人的重量,庙里的一位和尚为了保护他们,被日军杀害。
“八路军在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初,这一仗打得可谓意义深远,影响广泛,表明了八路军抗日的坚决态度,对于发动群众抗日起到重要作用,很快就有很多的蒙汉族青年踊跃参军参战,加入抗战的队伍。”郭志刚告诉记者,大青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有力地牵制住绥远地区的日伪军,保卫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记者吴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