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绥远抗战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绥远抗战】初试锋芒 毛泽东两次亲笔致信盛赞绥东抗战
内蒙古新闻网  15-08-24 15:52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8月1日,王道一率领主力围攻红格尔图,“我以骑兵两连,加以当地民众,利用该镇围堡,沉着抗战,毙敌数百,敌未得逞。”

  达密凌苏龙得知王道一进攻的消息后,即派人同红格尔图守军取得联系,并令沙格德尔率领二中队,在红格尔图南部的二老牛洼山地迂回作战;三中队由尔林庆率领,在红格尔图西部、北部和尼肯特山地迂回作战。

  王道一派出主力攻打红格尔图,但几次轮番冲锋,都被守军用机枪、土炮击退。其后,王道一又兵分两路,攻击红格尔图南北山地。守卫南山的沙格德尔中队奋勇作战,伪军惨败而去。

  在北山,除留少数兵力正面抗击外,余部由尔庆林中队长率领,利用骑兵神速的特点,抄敌后路,将敌击退。

  8月3日、4日,王道一对红格尔图的南北山地频频进攻,但此时敌军已士气低落,每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80名官兵深夜奇袭】

  8月2日,傅作义将军与陆军骑兵司令赵承绶在集宁秘密议定迎击进犯之敌之策。

  8月4日,傅作义将军、赵承绶指挥骑兵师长彭毓斌,率骑兵一团、特务兵一连、步兵一连,钢甲车4辆,于夜间向敌后抄袭。

  “命令你团,即可向乌兰哈达集中!”驻防在集宁的国民革命军骑兵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张培勋接到师部的命令。

  张培勋紧急集合队伍,连夜行军。

  张培勋率部行军途中,师长彭毓斌乘坐装甲车赶来。彭毓斌让他上车,一起先行到达乌兰哈达,立即约见绥东四旗剿匪司令达密凌苏龙。

  在绥东四旗剿匪司令部,彭毓斌、张培勋立即与达密凌苏龙及其参谋人员,共同研究伪军的情报。这时,张培勋获知,进攻红格尔图的伪军被击败后,撤退40多里,驻扎在头股地进行整顿,准备再次进犯。

  当即,彭毓斌把袭击头股地敌人的任务下达给张培勋。

  “侦悉伪军尚有三千余众,你准备带多少人去?”彭毓斌看了一眼张培勋,问道。

  “敌人败退之下,犹如惊弓之鸟。部队去多了,恐惊动敌人,使之逃逸,反不如少去为好。”张培勋把伪军的情报熟记于心,他不假思索地说。

  “啥时进剿适宜?”彭毓斌追问。

  “兵贵神速,可立即动身!”战机一瞬即逝,张培勋果断地回答。

  “很好!”师长彭毓斌赞许,并下令,“你先从小路挺进,我从大路支援,但必须在夜3点以前到达!”

  “是!”张培勋立正敬礼。

  张培勋集合队伍,他挑选了80名精干官兵,并挑选熟悉地形的蒙古族战士做向导,即可轻装出发。

  “队伍全速挺进,连翻13个山头,于夜2时许,提前赶到。”张培勋回忆。

  官兵隐身于头股地村外,侦察兵上前侦察敌情。

  “经侦察,伪军毫无防备!”张培勋当即决定,为了出敌不意给予痛击,不等师长彭毓斌到达增援,提前发起进攻。

  头股地筑有城堡,土围墙高而厚,官兵们难以突入。

  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排长王有仁在远处的夜色中现身,他报告说:“发现有暗水道可钻入。”官兵们顿时来了精神。

  张培勋当即带领部队,从水道中钻入围墙内。官兵们很快摸清伪军住的院子。张培勋立即下达作战命令:分头用手榴弹向伪军住的院子发起猛烈轰击。

  密集的手榴弹投掷而出!霎时,喊杀声、枪弹声,响成一片。

  “这时,住在村民家的大部分伪军仍在梦中,而且又摸不清进来多少人,因此有的仓促爬起应战,有的赤身四处逃窜。一时打得敌人闷头转向,乱成一团……”张培勋回忆。

  这时,村里唯有一碉堡内,伪军用较重火力仍向我官兵们射击。张培勋立即命令集中火力予以还击,将碉堡内之敌消灭。

  战斗持续3小时许。当师长彭毓斌率领主力到达时,战斗已胜利结束。

  近3000名伪军,除击伤击毙者外,伪司令王道一等均逃散。我军缴获敌人大量枪支、弹药、给养,还有伪官防图章等。

  在张培勋夜袭的同时,红格尔图的骑兵出击,在商都境内之阳坡村、土城子、台道湾等处,毙敌过半,残余逃散。

  此役,我军亦伤亡官兵百余人。

  王道一仅以身免,逃回商都。不数日,傅作义将军得报,“王道一因侵绥无得,损失太重,被敌方处死于商都”。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