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局部合作共同抗日新局面
——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下)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家口是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的地方,作为当时的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也设在了这里。抗日战争胜利后,这里被誉为“第二延安”。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位于华北北部,处于华北抗战最前沿,曾被中共中央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在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记者看到了珍藏在这里的40多件文物和众多珍贵文献,它们共同珍存着那段中国共产党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御外辱的红色记忆。
展品中,几幅中共党员的照片十分醒目,旁边标注着这样的说明:“1932年,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中共中央北方特科)先后派出肖明、吴化之、张存实、武止戈、许权中、张慕陶、宣侠父、邹春生等十几名干部到张家口开展抗日工作,协助冯玉祥组建抗日同盟军。在抗日同盟军各部队工作的中共党员达到300余人”。
一幅民众上前线救护伤员的老照片,无疑是察哈尔全民抗战的真实写照。“民众不仅上前线救护伤员,还为同盟军提供后勤保障。当收复多伦的消息传到张家口时,全城欢腾,老百姓纷纷走上街头,为抗日同盟军捐款捐物,当天就捐赠了十几卡车的面粉、猪肉和蔬菜,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同盟军的士气。”纪念馆顾问陶宗冶说。
今年70岁的张家口市察哈尔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韩祥瑞,研究了近20年察哈尔抗日战争史。他拿出由他和陈韶旭主编的《张家口百年史话》对记者说:“全国抗战8年,而察哈尔的抗战是12年,从1933年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成立到1945年,整个察哈尔抗战都有着国共合作和全民抗战的明显特征。
1933年,收复沽源、康保、宝昌、多伦战役,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同部分国民党人局部合作、共同抗日的新局面。之后的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聂荣臻在张家口开辟了冀察晋敌后抗日根据地。回顾历史,可以说,察哈尔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有参加抗战的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将士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在整个抗战期间体现出来的不畏牺牲、以简陋的装备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团结一致共御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他们的英雄行为,在中华民族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中书写了夺目的篇章,将永远被人民所铭记!”陶宗冶的话语慷慨激昂。
英雄已去,精神永存。1990年、1991年和1994年,冯玉祥将军的女儿冯理达夫妇、儿子冯洪志、女儿冯佛伐分别前来纪念馆瞻仰,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也多次前来纪念馆凭吊。2004年,在纪念民族英雄吉鸿昌慷慨就义70周年之际,吉瑞芝再次来到纪念馆。
为纪念和弘扬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张家口市博物馆对纪念馆进行了重修,2014年又组织专人收集、查阅、整理、归纳记载有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专著、文章、回忆录等,先后走访了河南扶沟、内蒙古多伦、河北赤城等多处与抗日同盟军活动有关的纪念馆与文物部门,最终收集了200多幅珍贵历史照片及数十件实物。同时,先后6次邀请张家口市著名文史专家、学者和老领导审阅展览大纲,最终确定以红、灰、浅灰为主色调,以象征长城的分段框架为主题的设计思路,将展览分为民族危难、抗日烽火、收复失地、绝地抗争、浩气长存5个部分。
2014年12月30日,装饰一新、全面展示抗日同盟军英勇抗战史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纪念馆”恢复开馆。(记者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