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人物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贾海龙:难忘那没有硝烟的战场
内蒙古新闻网  15-08-28 10:59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晨报  
 

  领导地下党组织与敌人长期“斡旋” 为大青山根据地巩固发展做出贡献

  贾海龙:难忘那没有硝烟的战场

老人讲述自己8年抗战经历。记者吴博超摄影

  尽管年华老去,但93岁高龄的抗战老战士贾海龙(原名李成山)依然思维敏捷。时隔70多年,在他的脑海里,8年的抗战经历仍历历在目。

  作为建立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亲历者,老人回忆起了那段战火硝烟的故事,以及自己终生难忘的8年抗战史。在老人的抗战经历中,虽没有参加过名声显赫的战斗,但他领导的组织,与敌人不断进行“斡旋”,同样经历了生死挑战。

  八路军的到来改变他的命运

  在内蒙古军区第五干休所贾海龙老人家中,老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新闻,当看到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阅兵预演的画面让他颇为激动。“小伙子们神采奕奕,向全世界展示着我们中国军人的风采。”贾海龙自豪地说。

  “我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18岁,在根据地领导群众长期进行反日伪斗争,捐款、征粮给八路军,再苦再难,从没有动摇过,此后一直在部队服役。”时光荏苒,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对贾海龙老人来说,那段历史留下的伤痕却无法磨灭。

  老人出生在原绥远省凉城县崞县窑乡代洲窑村,家里有7口人,生活清贫,父母以种地为生,3个哥哥常年在外揽工放羊。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当时乡里驻扎多支部队,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

  1936年,因乡兵逼款、地主要债,贾海龙的父亲在愁闷交加中病故。从此家里生活更加困难,只有14岁的他不能继续念书。第二年,他跟二哥到一户地主家种地。

  直到1938年9月,八路军的到来,让他和众多村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大青山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姚喆司令员带领八路军来到村里,成立了动员会,组织了儿童团,地主老财们从此有所收敛,穷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贾海龙说,随部队来的还有动员委员会,有不少青年人去参军。

  不到16岁的贾海龙也加入了儿童团,并担任团长,每天负责查岗、放哨、查路条、送鸡毛信。那时的他,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八路军,扛起枪打鬼子。

  组织建立“地下党”与群众抗日

  身为拥护八路军的一份子,贾海龙与家人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风险。

  他家曾住在村里一处叫泉子沟的地方,家门前就是一条大路。1940年5月,凉城县四区区委委员张培成来到村里,长时间住在其表兄家,由于房间不大,每天晚上就来到贾海龙家中。

  “我和张培成因此逐渐熟悉,两人还结拜为兄弟。”贾海龙告诉记者,张培成待人和蔼,举止正派,村里人都说:“他是个好人!”

  贾海龙最初与张培成接触时,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由于村里是抗日游击区,日伪军经常去抢老百姓的东西,警察甲长又欺压农民,张培成经常对他说:“中国人给日本人当亡国奴是耻辱的事,有钱的人大多为富不仁,穷人们终究是要熬出来的。”

  这些话句句说在了贾海龙的心坎上,从此也让他感受到“人穷不是命穷”的道理。

  同年9月,日军和伪军发动了扫荡,他与张培成相随跑到一个只住着一户人家的山沟里,那时,张培成才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介绍贾海龙加入共产党。

  10月初,组织上就秘密调贾海龙到归凉县委(归绥、凉城之间)参加了10天的地下党员培训,主要学习了党章及怎样发展地下组织,如何与敌人斗争。就是那一次培训,贾海龙对党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抗日信念。

  1941年1月,归凉县四区区委书记赵效敏、区委委员张培成,化装成买卖人到了村里,指导贾海龙建立地下组织。同年7月已发展党员17名,并任他为支部书记。

  “在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党员们团结起了广大群众,坚持反日伪的斗争。”贾海龙说。甲长王三勾结日伪贪污敲诈,欺压百姓,之后区政府把他扣押起来,将贾海龙选为村长。

  他被敌人宪兵队“秘密关注”

  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贾海龙和其他党组织成员受到敌人的“秘密关注”。

  1942年3月,日伪宪兵队不断去抓捕他们,从此赵、张两位同志离开,贾海龙也放弃村长职务,秘密领导地下工作到7月份。“宪兵队最坏了,帮日本人清理地下党组织。”贾海龙说,日本人利用特务专门去侦查八路军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情报,或是扣捕区县政府领导、地下党、游击队。

  到了8月,敌我斗争环境进一步恶化,贾海龙在当地的活动已难以继续,组织上就派他去了晋绥师范学校文化队学习,并任党内支部委员,此后,他又去党校学习了6个月。

  “两个阶段的学习对我有重大影响,对党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为之后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贾海龙说,结束党校学习后,他回到凉城县在五区工作,开始领导群众坚持抗日斗争,捐款、征粮食,供给抗日部队。

  贾海龙的抗战岁月里,不像抗日前线的战士,经历那么多枪林弹雨,但他组织地下党员,不断扩充共产党队伍,与敌人“斡旋”,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稳固做出了贡献。

  骇人听闻的“田家镇惨案”

  在贾海龙的记忆中,日本军的“三光”政策让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受到残酷的迫害,有三个事件让他终身难忘。

  “1937年卢沟桥事变,大概3个月后,日本军就占领了丰镇,老百姓都躲了起来,但也有些老人、孩子没能跑掉,在鬼子地毯式的搜城中,听说有一次17个人被抓住,机枪对着他们一阵扫射,17个生命一瞬间就没了……”讲到这里,贾海龙心情异常悲愤。

  据老人讲述,不久,日本侵略者兵分两路进犯凉城田家镇(现永兴镇)。国民党进行抵抗,击毙日寇82人,伤数十人,日寇受阻。9月22日深夜,日寇在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发动猛攻,凉城外围沦于敌手。

  “日本鬼子迁怒于城中居民,把城中居民驱赶在一起。”老人声音颤抖地说,鬼子不分老幼乱杀乱砍,屠杀从上午8点到11点半,3个多小时杀害群众299人。年龄最大的年过七旬,年龄最小只有12岁,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田家镇惨案”。

  当年距离他所在村子5公里,一个叫“饮牛沟”山村共住着5户人家共17口人,八路军有时经过也会住在村民家中,鬼子在扫荡中,将这里所有人全部杀害,血洗饮牛沟。

  抗战结束后,贾海龙依旧领导群众进行反日伪、反汉奸的斗争,扩大游击队伍,并在解放战争期间组建了“武工队”继续对敌作战。

  如今,老人儿孙满堂,晚年生活舒适而平静,有时候,他也会将自己的抗战往事讲给子孙们听,他希望那段艰苦的抗战故事能一代代流传下去。(记者吴博超)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