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评论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胜利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纪念
内蒙古新闻网  15-08-28 18:38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军网  
 

  (一)

  离9月3日还有将近一周,朋友圈早已经被“胜利日阅兵”信息刷屏。不过在众多的期待和加油声中,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其他的声音,个别网友“吐槽”车辆限行、暂时关停周边企业、阅兵和演练当天关闭核心区域附近商铺等措施,认为阅兵带来了一些“不便”。

  这只是极少数人的声音,我们大可以平常心对待这些不同的声音。今天的中国,正因为快速的发展而变得诉求多元,也变得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早已不会苛求所有人在所有事情上都发出一致的声音。部分人在公共利益面前合理适度地表达个人诉求,这本身无可厚非。期待“阅兵蓝”成为常态,也是人之常情。何况,这同样是各级政府在推动发展模式转型升级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只不过在具体操作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而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做到严丝合缝。

  仔细地冷静地梳理一下,可以发现,那些在朋友圈略带抱怨的声音,许多都是一种无伤大雅、抖机灵式的调侃,算是兴奋之余的一些作料。应该看到,即便是抱怨者中的大多数人也并非抵触阅兵,而只是在针对个别过犹不及的举措表达自己的意见,初衷依然是希望能有更好的效果,甚至是完美无瑕。

  实事求是地说,如此重大而隆重的活动,不可避免地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保障活动顺利进行。少部分人因此暂时遇到一些不便不足为奇。更何况,这次胜利日阅兵,已经尽量减少了预演的次数,且均在夜间、周末进行,受阅部队训练也集中在京郊,不仅时间缩短,受阅部队车辆、人员也严格限制外出,“十里兵城”的街市上难见军人身影。

  纵观世界各国,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类似庆典活动中做到完全不“扰民”,他们一样会交通管制,一样会停开地铁,一样会有严格的安保。

  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9月3日这一天将是一个盛大而特殊的节日,自然会是百感交集。当然,涌入舆论场的声音中不乏别有用心者。一些海外媒体在报道中大肆渲染和放大所谓的“扰民”和“民众不满”,妄图以此证明中国在胜利日阅兵“不合理”,不过是抹黑中国的一贯伎俩,并没有什么新鲜的。

  当中国决定以阅兵这样一种振奋整个民族的方式,来表达对自身发展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的态度时,是谁首先感到不爽?难道那一小撮海外媒体和“公知”“大V”真的是在“为中国人民请命”?

  古人说,小人常戚戚。毋庸赘言,点到为止。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