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绿染山川显多娇——克什克腾旗林业生态建设纪实
内蒙古新闻网  15-08-31 10:27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一望无际的林海波涛,蔚为壮观。总投资3113万元的克旗土城子流域综合治理暨十万亩樟子松基地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周边4万余亩农田免受水土流失灾害,显著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离开这片林海,置身于总面积3.6万亩的万合永镇西拉沐沦河两岸人工造林项目区内,同样令记者倍感震撼。无边无沿的项目区草木葱茏,绿波荡漾,各色鲜花竞相绽放,犹如置身于人间仙境。据了解,该工程明显改善了区域内风蚀沙化现状,减弱了西拉沐沦河水对岸边的侵蚀,对于保护周边地区的农田、改良沙化土地及保护河岸起到积极作用,此外营造的文冠果、柠条、山竹子等树种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为区域生态建设的快速推进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一大批像土城子流域综合治理暨十万亩樟子松基地、万合永镇西拉沐沦河两岸人工造林这样的工程,在克旗大力实施防沙固沙、绿化山川的生态建设进程中建设完成。土城子镇水泉子沟小流域治理、白音敖包林场封山育林项目、达尔罕苏木巴彦都呼木嘎查造林项目等一大批精品工程,治理面积均在1.5万亩以上,对于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全旗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克旗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和科尔沁沙地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是京津地区主要的沙源区之一,生态区位非常重要。多年来,该旗紧紧抓住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启动的有利契机,着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重点区域绿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08年该旗开展“国家级生态旗”建设以来,全旗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林业生态建设得以快速推进,累计完成营造林223.4万亩。全旗活立木蓄积达到1554万立方米,森林面积突破1000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34.18%。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该旗以国家林业重点工程为支撑,在坚持总体布局的前提下,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区划建设两大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即以浑善达克沙地命名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含科尔沁沙地)和以西拉沐沦河命名的流域性防护林体系(含滦河水系)。浑善达克沙地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包括境内浑善达克沙地与科尔沁沙地重点沙化区,主要建设草牧场防护与灌木饲料兼用林、重点沙化区综合治理、穿沙公路生态景观长廊等三个主体工程。工程治理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贴近自然的治理理念,坚持封、飞、造相结合,形成区别不同的立地条件和主体防护效能。造林树种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导与优良树种引进相结合,乔木以沙地榆、樟子松为主,灌木以锦鸡、山竹子、黄柳为主。西拉沐沦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包括杨树防护用材林建设和落叶松水源涵养用材林、水土保持林建设两个主体工程。工程建设以人工造林为主,辅助部分封育措施,目的是迅速增加西拉沐沦河各主要支流流域的植被盖度,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改善水资源现状。

  重点区域绿化工作,也是克旗生态建设的一大亮点。自2014年以来,该旗共完成省际通道两侧绿化和城镇周边绿化14000亩,栽植樟子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和山杏、榆树等阔叶乔木以及红瑞木、紫丁香等花灌木,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绿化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绿化与生态防护相结合。

  通过积极尝试和探索,克旗在全市率先采取招投标机制,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质量和工程进度,目前招投标成为本地较为成熟的生态建设机制被广泛借鉴和推广。为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该旗林业部门在充分调研、广泛争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先后探索推出了先造后补、股份造林、合同造林、合作造林等多种新型建设机制,有效吸纳了社会力量和资金进入林业生态建设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农民造林积极性。今年,该旗切实转变以往先立项后造林模式,积极引导个体荒山承包户开展造林绿化,力促个体造林成为扩大有林面积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荒山持有者与育苗户、投资者有机联合,通过协议、合同等形式开展股份合作,形成共同投入、共同造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造林绿化机制。

  依靠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克旗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总面积4034平方公里,占全旗国土面积的19.5%。为了更好地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旗委、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通过单户经营和联户经营的方式,将全旗大多数集体所有的林地、宜林荒山、荒沙承包流转到农牧户手中,不断加大落实产权工作力度,合理确定经营面积;对剩余集体土地,按照属地原则落实管护责任;国有林场充分发挥职工在护林中的重要作用,重要管理人员留在原岗位,其他职工向护林一线倾斜。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各地区和群众的管护责任意识显著增强,切实提高了管护效果。(记者 冯启良)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