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8月22日
采访地点:鄂伦春自治旗
采访内容:鄂伦春赞达仁、狍皮制作技艺、鹿哨
传承人:额尔登挂、吴玲芝、白劲鹏
一匹马、一杆枪,就能在莽莽林海里生存的鄂伦春人,被誉为“兴安猎神”。鄂伦春人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他们仍是我国唯一的全民族以狩猎为生的民族,因此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狩猎民族”。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鄂伦春人走出山林,开始定居生活,并逐步转变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全面禁猎,猎神的足迹,从此在森林里消失,但狩猎文化仍在这个民族的身上传承和延续着。
赞达仁里的往昔
莽莽兴安岭,山脉绵延,银装素裹。落叶松、白杨、白桦树,粉雕玉琢。弯曲的河流封冻的像条透明的玉带,河岸上覆盖着皑皑白雪。犴在白桦林里漫步,两只马鹿追逐着,留下梅花形的足印。雪地上是一长串马蹄印,一队鄂伦春猎手骑马飞驰而过,猎犬翘着尾巴跑在前面。山坡上,一个猎手飞速下马,敏捷地支起枪架,瞄准射击,鹿应声倒下,几个猎人朝猎物跑去……
这样的场景,常出现在额尔登挂老人的脑海里和诉说中。如今,84岁的额尔登挂,住在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初次见面,额尔登挂微微屈膝行礼,对远方的客人表示欢迎。
额尔登挂是镇上年龄最大的鄂伦春老人,对鄂伦春文化历史十分熟悉,被誉为“鄂伦春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额尔登挂是鄂伦春赞达仁的传承人,兽皮制作、桦树皮制作、刺绣等手工技艺,她样样精通。1931年,额尔登挂出生在鄂伦春旗的一户猎民家庭,由于家里没有男孩,六七岁时,父亲就教她骑马打猎。在父亲的教导下,很小的时候额尔登挂就学会了骑马和用枪。母亲和部落里的老年妇女,则教会了额尔登挂唱歌跳舞和手工技艺。
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唱歌跳舞。每当打猎归来或是喜庆节日曰,都要歌舞狂欢。鄂伦春族民歌多是自编自唱,节奏明快、曲调悠扬。内容多是以歌颂大自然和爱情、叙述狩猎生活和反抗斗争。在鄂伦春语中,赞达仁是指山歌小调类型的民歌,其内容包括悲歌、情歌、儿歌等。额尔登挂介绍说,赞达仁有无词和有词两种。无词的节奏较为自由,只用衬词“哪衣呀,哪耶希哪——斯耶”等填充曲调。这类歌即兴性强,音调高亢刚健;有词的节奏规整,结构对称,有时将这两种赞达仁连起来唱一些叙事性的内容。1948年,17岁的额尔登挂,作为第一批走出山林的鄂伦春学生,来到扎兰屯青年班接受短期培训。从未接触过外面世界的她,开始融入森林之外的广阔天地。
鄂伦春旗成立后,额尔登挂作为自治旗第一批鄂伦春族青年建设者,先后担任托河卫生助理、托河乡副乡长、旗妇联主任等职务,后又调到旗商业局和旗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直至退休。她给自己做了这样的总结:“我是鄂伦春人第一批上学的孩子,是鄂伦春人中第一批入团的青年,是鄂伦春人中第一批参加工作的建设者。” 退休以后,额尔登挂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了本民族文化传承上。在1990年拍摄的鄂伦春自治旗第一部电视剧《天神不怪罪的人》中,她被聘为民俗顾问,并在剧中担任角色。剧中的《祝酒歌》,就是她亲自传授的。2007~2008年,她被呼伦贝尔市少儿五彩合唱团聘为民歌顾问,讲授鄂伦春赞达仁的演唱。近些年,额尔登挂还先后接待过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芬兰等国的专家学者来访,并通过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讲述和表演鄂伦春族的民歌和历史。
鹿哨悠扬
狩猎,对于25岁的鄂伦春小伙子白劲鹏,则更遥远。他对自己民族的传统和文化的亲密接触,更多地来自于表演。白劲鹏是鄂伦春鹿哨制作技艺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白劲鹏学习吹鹿哨和制作鹿哨,则纯属偶然。2005年,正在读中学的白劲鹏,参加旗里篝火节晚会表演。他表演的节目,是跟其他7个小伙子一起穿着狩猎的服装吹鹿哨。当时,孩子们都不会吹响手中的鹿哨。于是,组委会就给孩子们找了一位老师——著名的老手工艺人白雅尔图老人,教授他们吹鹿哨的技巧。
鹿哨是北方游猎民族使用的一种拟声工具,多用桦木制成,形似牛角,一端粗一端细,能发出鹿鸣的嗷嗷声。鄂伦春人有一种猎鹿方法称为“叫鹿围”。金秋时节是鹿交尾时期,在一些开阔的林区,鹿群相互追逐,正是猎获的好时机。猎人们在林间吸吮鹿哨,模拟马鹿、驼鹿和梅花鹿等公鹿的叫声,母鹿就会闻声而至,公鹿也会与哨声相应,前来争夺母鹿。聪明的猎手,待鹿群进入伏击圈,便会先射杀母鹿,再射杀痴情的公鹿,满载猎物凯旋而归。
鹿哨的管身原用牛角,后为木材,现多用桦木制做;外观式样有直角形、长方形、喇叭形和菱形等多种,管长也因式样不同而有异。吹奏时,吹者常隐蔽于林间逆风之处,单手持鹿哨站立竖奏。嘴角斜对吹口,其音尖细而清亮,吹奏比较省力,通过口形的变化和气息的控制,可以模拟鹿在不同季节里发出的不同叫声。
鹿哨在鄂伦春人漫长的狩猎历史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而现在,则多为表演使用。鄂伦春人崇拜火神,每年的6月18日,旗里都要举办隆重的篝火节。从2005年以后,每年的篝火节,白劲鹏都要表演吹鹿哨。 前年,电视台的一档栏目,要求在鹿场拍摄吹鹿哨的场景。当白劲鹏的鹿哨响起时,所有的鹿都抬起头,扬起耳朵仔细聆听。那一刻,白劲鹏感受到自己身体中流淌的,属于鄂伦春人的热血在奔涌沸腾。
猎神民族的明天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祖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现主要居住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和黑龙江省,人口70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前夕,鄂伦春人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族公社阶段,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辅之以捕鱼、采集和手工业。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成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全旗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
新中国成立后,鄂伦春人经历了三次历史性跨越。1951年至1958年,鄂伦春人从游猎实现了定居;1958年到1988年,鄂伦春人的经济实现了从单一的狩猎生产,开始转向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1988年到1997年,鄂伦春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鄂伦春自治旗1996年实行禁猎,鄂伦春人彻底告别传统的狩猎生产。
在全旗禁猎12年之后,2008年,鄂伦春自治旗被命名为“中国狩猎文化之乡”。鄂伦春人放下了猎枪,狩猎文化却日益被重视和保护。旗政府所在地阿里河镇,最显眼的建筑是鄂伦春博物馆,狍皮帽造型的房顶,别出心裁。博物馆里,展示着精致的狍皮服饰、桦树皮生活用具、夏季和冬季的撮罗子等,向人们诉说着属于那个逝去年代的历史和记忆。
额尔登挂有个心愿,是将自己收集整理的鄂伦春语,编成一本鄂伦春字典。鄂伦春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文字。民族语言的传承,需要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鄂伦春年轻人已经不会说本民族语言了。老年人的逝去,意味着鄂伦春语言的逐渐消亡。
吴玲芝打算,抽空到住在古里猎民村的老姨家,学习一种缝纫狍皮大衣底边的技法。这种技法在以前经常使用,缝制出来的袍皮在打猎时,十分耐磨。如今,狍皮大衣不再是日常装束,底边就不用这种技法缝制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美观简便的贴花。吴玲芝说,留给她学习狍皮制作技艺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掌握这些技巧的老年人,在世的已经不多了。 大学毕业后,白劲鹏成为了鄂伦春博物馆的一名讲解员,向游客讲述着自己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虽然他不会说,也听不懂自己民族的语言。8月10日,白劲鹏参加了一个鄂伦春民族研究会会员的聚会。那次聚会后,年轻的会员们组建了一个鄂伦春青年群,群里有260名成员。(北方新报 记者 查 娜 摄影/记者 孟 丽)
记者手记
鄂伦春人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是一个有着鲜明特征的民族,直到上个世纪中叶,鄂伦春族仍是我国唯一全民族以狩猎为生的民族,狩猎文化是其最显著的烙印。在这3个人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走过的历史和经历的现今。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在不断地融合和改变,古老的技艺在传承中丢失,丢失中被挖掘保护。鄂伦春文化敬畏自然而遵从自然的理念,鄂伦春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状态,鄂伦春人乐观、无畏、进取的生活态度,与青山碧水的大兴安岭,共同完美了一段历史。这也许是今天,我们要保护和传承狩猎文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