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 纪念活动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全球10亿网民“指尖大阅兵” 爱国热潮涌动网络空间
内蒙古新闻网  15-09-05 14:41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青年网  
 

  9月3日上午,新浪微博一小时内热门话题榜前十位,全部被抗战胜利纪念相关主题占据,微博前五位话题总阅读量累计超过16亿次。微博截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4日电(记者卢冠琼杜美辰见习记者开可)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上,另一场“阅兵”也正热烈进行中——网民们通过视频直播、论坛热帖、微博图文直播、手机快讯等各种渠道共同参与“指尖大阅兵”,关注这一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

  据统计,全球超过10亿的网民同时在线浏览收看纪念大会与阅兵式。相关内容占据了各网站的首页首屏,网上相关新闻报道近两千万篇,点击量超过8亿次。中国青年网记者搜索,3日全天,新浪微博一小时内热门话题榜前十位,全部被抗战胜利纪念相关主题占据,微博前五位话题总阅读量累计超过16亿次。其中,排名第一位的#9.3胜利日大阅兵#在纪念大会直播刚结束时阅读量便突破9.3亿,逾200万人次参与话题讨论。截至4日凌晨,该热门话题阅读量达到16.8亿次,参与话题讨论人次则达到了393.1万。纪念大会,特别是阅兵式的精彩瞬间,几乎刷爆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少网民自发将微博微信头像换成国旗以抒发爱国情怀。网络上,超过8亿条跟帖评论为阅兵喝彩、向老兵致敬、为祖国自豪。指尖上的大阅兵,爱国热潮在互联网涌动。

   中国加油:阅兵现场气势恢弘网络空间赞歌嘹亮

  巨大的轰鸣声中,6架直升机成“品”字形护卫着两面巨幅国旗和军旗,20架直升机汇成巨大的“70”字样,7架教练机拉出7道彩烟,率先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在武警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墨绿色敞篷车载着首次参阅的330余名抗战老同志和抗战支前模范徐徐驶来,平均年龄90岁、最年长的已经102岁的他们,代表全体抗战老同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沿着先辈的足迹,踏着胜利的节拍,威武雄壮的三军仪仗队高擎“八一”军旗而来。10个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的现役英模部队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昂首向前。17个国家的军队方队或代表队近千名官兵,身着富有本国特色的阅兵服,依次走过天安门。随后,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的5位中将统领着27个受阅装备方队浩荡前行……

  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生辉,气势恢宏。同一时刻,网络空间赞歌嘹亮,正在祖国各地甚至是在海外通过“指尖阅兵”的网友们发出了“中国加油”的自豪呐喊,“这一刻,无数次热泪盈眶。为祖国点赞,向英雄战士们致敬!中国加油!”“中国站起来了!张嘴跟着唱国歌,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是我的国家,我爱她!”“或许你还不够完美,但我们永远是你的铁杆脑残粉。爱你不需要理由,中国,加油!”“世上赞美的词有千千万,最美的那个叫中国!自豪!我的祖国!”……网友@小皇帝James李说:“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这是国人的荣耀,也是全世界爱好和平者的纪念。当国旗升起,礼炮鸣响,你我或许不在现场,未着军装,但那颗为祖国祝福的心,都在接受共同的检阅。无论在哪里,这一刻,我们一起,为阅兵喝彩,为老兵和祖国点赞!”

  一曲曲激昂的旋律,一首首雄壮的战歌,汇成激越的交响,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70年前的战火岁月……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共赴国难,浴血坚持。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陷敌人于汪洋大海,驱日寇于国土之东。十四年间,有多少丈夫永远没有回到家乡,有多少孩儿永远没有回到母亲身旁。“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网友@恰柴同学少年在微博中留言:“重念此诗,字音未落,泪流满面。国之昌运,民之福祉!”网友@亚里士多元感慨:“有幸生于和平年代,见证国强民富,与有荣焉。今天才明白,阅兵的意义不仅是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向世界展现国家实力及形象,也不仅是对公民宣传爱国教育,而是为了感谢与铭记在战争时期捍卫国家主权的人。物质的匮乏并非精神贫瘠的借口,所以请尊重历史,谨记教训!”

  胸前的勋章,纪录着一次次浴血奋战的无所畏惧;身上的弹痕,镌刻着一场场绝地反击的不屈不挠。阅兵式现场,抗战老兵抹泪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场面感人至深。“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没有他们当年的舍生忘死、英勇抗击外敌入侵,哪有今天的中国?向老兵致敬,愿英雄万寿无疆!”有网友叹息:“知道为什么今年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要搞的这么隆重吗?因为可能下一个十周年就没有抗战老兵了……看到这句话突然不想开玩笑了。”这一微博留言,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通过网友们的跟帖留言,我们也了解到了更多没能来到阅兵现场的老兵的消息,以及他们的战争记忆与家国情怀。网友@我在等待-ing说:“以前这样的日子,我都会与姥爷一起度过。姥爷会穿起军装,戴上军功章对我讲述他的峥嵘岁月。过家门而不入、枪林弹雨、受伤无数,也在一直坚持,从没有想过放弃。如今虽然姥爷不在了,但是我会永远记得他的话。”网友@午睡不觉莺呼起在微博话题中留言:“爷爷看阅兵激动颤抖到差点发病。我猜他是想到了当年的自己,看到了今日的祖国。致敬伟大的老军人们!”“每次画面扫过老兵,我总是忍不住流泪。不止向他们致敬,也想念外公。”网友@洋芋君说 ,“外公也是老兵,只不过去世多年。就在他都不认得自己家人的时候,还记得战友的名字。”

  可曾记得,是谁把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是谁把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是谁把最后一个娃送到了部队上?是谁擦干了眼泪又上了战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约占各国伤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做出了伟大贡献。通向抗战胜利的道路,是一条由无数军民用血肉铺设的不平凡之路。据悉,在9月3日参加纪念大会的观礼人员中,既有抗战老兵、国际友人、知名人士、先进人物,也有比例超过三分之一的普通家庭,无论是来自繁华都市或者偏远之乡,无论是独立打拼还是几代同堂,大家一同分享中国人的骄傲与胜利者的荣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宣告。

  网友@幸福米雅小窝在微博中动情地说道:“祖国,我宣誓:做一个有爱有担当的中国人,做一个恪尽职守、值得信任的工作伙伴。为祖国添光增彩!”还有网友在阅兵新闻留言中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奋进!青年惟有融入时代梦想,才能让青春焕发出绚丽光彩!请不要忘记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请不要忘记付出巨大牺牲的民族英雄,请不要忘记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

   “正”步向前:指尖守卫大阅兵互联网方阵请祖国检阅

  “我们是互联网方队,请祖国检阅!”阅兵期间,一场名为#指尖守卫大阅兵#的正能量活动在网络上如火如荼地开展。倡议阳光跟帖、守卫网络“阅兵蓝”,吸引了1.8亿人次的互动参与。集结爱国网民,为阅兵网络环境筑起了坚实围墙。

  8月22日,正能量网友@千钧客率先在微博上发出《网络战士正步走指尖护卫大阅兵》倡议书,郑重发出呼吁:“九三”大阅兵,阅的不仅仅是“兵”,更有我们的爱国情感,任何网民都不是局外人,你的态度就在你的十指之间。阳光跟帖,需要千千万万个爱国网民齐声大合唱。“正”步走,“键”奇功,用#指尖护卫大阅兵#。一时间,该倡议书引发众多网络媒体和网友纷纷点赞和转评。

  9月3日,#指尖护卫大阅兵#跻身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前五名,并在阅兵式结束时,阅读量突破1.4亿人次。“那段岁月,前赴后继,血染山河;那种精神,继往开来,代代不息。我在美国,我属于网络方队!”“侵略罪行不容掩盖,历史真相不容歪曲,胜利成果不容抹杀,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绝容不下沙子。铭记历史,传递正能量。我在韩国,我属于互联网方队,请祖国检阅!”……这场网络爱国行动也受到了海外爱国网民的支持,一个个“互联网方队”的正能量传递者一同守卫着阅兵网络环境。

  提及发起这场网络爱国行动的缘由, @千钧客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大阅兵活动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我们网民有必要做点什么,通过指尖行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网民所能做到的。”他表示,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共同抵御防范网上抹黑、诋毁歪曲抗战的言论,用指尖行动打造网上‘阅兵蓝’。同时,为中国喝彩、为阅兵助威,增强网民自豪感,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做好岗位工作的士气。”

  @千钧客透露,令他感动的,除了有如此多的网友能够参与其中,还有“指尖护卫大阅兵”行动由线上延伸到了线下,“比如石家庄一个外语学校,把指尖护卫大阅兵作为一堂爱国教育课,用这个话题引导孩子们了解掌握抗战历史;再比如,江苏公安系统结合岗位工作广泛参与这个话题,以此激发提振广大民警守护平安的士气。”

  “中国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和平盛世,我们年轻人应该珍惜,用自己的担当和努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千钧客说,“网络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园,清朗网络事关国家大局和每一个人的利益,我们青年人应该争做中国好网民,多传递正能量,打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世界。”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