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经济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行进中国•走基层】加入牧民合作社——奔奔塔拉
 

  原标题:加入牧民合作社——奔奔塔拉

  一把小小的剔骨刀在他的手上来回翻飞,不到20分钟时间,一只20多公斤重的整羊就被大卸八块。8月16日,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额日登高毕嘎查奔奔塔拉牧民旅游合作社的一个蒙古包前,乌力吉巴雅尔娴熟的剔羊技术让前来观看的游客惊叹。

  “今天来了个50多人的旅游团,我杀了两只羊招待这些客人。我们草场的羊纯天然、无污染,羊肉味道鲜美,旅客们最喜欢了。”乌力吉巴雅尔边剔羊边说,不到两个月时间,他的旅游点就消化了40多只羊。

  乌力吉巴雅尔是附近牧民公认的能人。2009年,他看到很多牧民进城后找不到合适工作,而牧区这么好的草场却闲置着,就琢磨着建个合作社让牧民们在家门口就业。于是他组织8户牧民,以牲畜、人力、蒙古包、技术、场地、设备等投资,成立了额尔登高毕原生态旅游区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嘎查的集体草场上建成了二连浩特市第一个牧民旅游组织——奔奔塔拉度假村。

  “以前牧民是单打独斗搞放牧,现在是合作经营搞创收。这就解决了牧民服务经营中一家一户办不了的很多难题。”乌力吉巴雅尔在外打工7年的儿子那仁格日勒也回来加入了合作社,他说,如今度假村已陆续建成木质房屋、水泥蒙古包和传统蒙古包50多座,入社牧户户均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牧民乌仁托雅6年前加入了合作社,当时她和弟弟两个人只有两个蒙古包,现在已经拥有20个了。

  从乌力吉巴雅尔家的蒙古包里出来,不远处,一组施工队正在一幢小别墅边忙活着进行路面硬化。

  “这是政府帮我们盖的兼备游客接待功能的别墅,200多平方米,带着地暖,冬天也能接待外地游客。钱是政府出一半,牧民自己出一半。”采访中,乌力吉巴雅尔说,“市里投入660万元给合作社通了水、电,铺了路,修建了度假村景观大门、游客服务中心、主题雕塑、小型民俗博物馆等,真是我们没什么政府就给建什么。如今全嘎查70多平方公里都通了电,80%多的牧户家打了机井,家家户户安装了净水器。”

  “现在,旅游度假村成了自治区4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今年合作社新建了那达慕看台,我们还准备引进汽车露营地、篝火广场、木屋营地、骑马场等娱乐项目。”乌力吉巴雅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说,当初组织成立合作社就是为了让嘎查的牧民都过上好日子,现在在合作社成员的带动下,周边牧民的收入都增加了。

  乌力吉巴雅尔是嘎查的致富带头人,也是党员中心户。二连浩特市结合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创新工作方式,建立了党员中心户“3+1”服务体系,即建立文化点、医疗点、购物点和带动致富机制,全市21个党员中心户统一配备了蒙古包及配套设施,实现了牧区服务零距离、无盲点、全覆盖。(记者白喜辉 胡芳 王国英 巴依斯古楞 金泉)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守护草原平安
花海醉游人
套马汉子
夏天到草原来看云
油菜花田赏美景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油菜花开
盛夏草原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