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大漠湖城翰墨香——乌海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魅力之旅——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

  今年9月11日,乌海市将举办第七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四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据了解,自2007年以来,乌海市已连续举办了6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和3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书法文化如细雨润物,将文明种子播撒进乌海的千家万户,使城市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扩展到神州大地。

  2008年9月10日,乌海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进入全国书法先进城市之列,乌海的文化发展站到了新的起点上。

  2009年举办的中国少儿书法艺术节暨第三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是书法城魅力的一次全国性展示。其中的“中国最大规模青少年书法比赛”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2010年举办的首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是我国首次举办以书法产业为主题的国际性书法盛会。100名中外书法家在黄河岸边书写了130米的书法长卷,创造了“最多国籍书法家现场书写长卷活动”的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在2011年第五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二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上,乌海市还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授予“中国硬笔书法名城”称号。

  2014年,在第六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第三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上,乌海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举行隆重的开馆仪式,进一步凸显了文化事业公益性、产业性、群众性特色。

  熠熠生辉的城市名片——中国书法城

  如今,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乌海最具特色、叫得最响的城市名片,“中国书法城·乌海”还荣膺自治区10大宣传文化品牌之一。

  据统计,目前乌海市常年习练书法的有上万人,随时可拿出作品参加书法展的达3000多人,共有内蒙古书协会员125人、中国书协会员31人。漫步在乌海市的大街小巷,书法气息扑面而来,公园绿地、广场家居、楼堂馆所随处可见悬挂着的字画。

  2009年,乌海市出台了《中国书法城乌海五年建设规划》,拿出真金白银用于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创作、书法人才培养、书法展览、书法对外交流。全市各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书法课,配备了专门的书法教师,提供免费的书法教材。此外,市财政买单开通了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选送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书法家到大专院校及书法研究机构学习。对愿意来乌海市工作的兰亭、国展获奖书法家,按照特殊人才安排工作并享受一定的补贴。政府还设立专项资金对书法理论、书法创作及书法城创建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单位与个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奖励。

  书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是乌海书法城建设中的创新之举,又是国家、自治区唯一一个以书法文化活动为主题的公共文化示范项目。截至目前,乌海市建成书法活动示范基地47个、书法活动室68个,年内开展各类展赛、培训192次,出版书法集(册)11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

  伴随着书法文化的繁荣发展,乌海市书法产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得益于乌海市历届领导班子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乌海市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先后建设了青山翰墨园、甘德尔景区摩崖石刻、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等一批书法文化设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拿出真金白银扶持和帮助各类文化企业做大做强。该市文房四宝、文博会展、书画奇石等文化产业的兴起,为乌海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构建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全市书画院、书画廊、奇石、仿古家具店铺有近百家,年营业总收入超亿元。

  2014年,乌海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为加快书法城建设、发展以书法为龙头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它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地方政府共同筹建的全国首家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占地面积约161亩,建筑面积为7.6万平方米,投入约6亿元,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的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艺术殿堂。该馆目前正在着手收藏陈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中国书法名家名作,并建立书法名家档案,全力打造集书画展示、鉴赏、教育、培训、交流为一体的书法主题馆。它与配套建设的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书法公园一道将一体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塑造城市形象的又一文化品牌——中国赏石城

  2012年8月30日,全国首家中国赏石城花落乌海。这是继中国书法城之后,乌海市打造的又一城市特色文化品牌。这表明,乌海走上了以书法为龙头、多重文化产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乌海能成为中国赏石城,离不开广大石友多年来的热情参与,离不开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乌海赏石的地域优势——西接阿拉善,南连宁夏银川平原,两地均有丰富的观赏石资源。而最主要的原因是,乌海的赏石活动从一开始就纳入了文化建设的轨道。

  经过多年的酝酿与发展,从2000年开始,乌海赏石文化开始崭露头角。截至目前,乌海已举办了7届中国·乌海观赏石博览会,举办各类赏石文化交流活动50多场次,形成了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观赏石文化氛围。观赏石博览会参展商一次比一次多,从最初的100余家增加到200余家,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交易额由最初的数百万元增加到千万元以上,累计达上亿元。品种一次比一次丰富,不同产地的观赏石纷纷亮相。

  中国书法城·乌海这一文化品牌,是乌海人从传统文化中萃取并培养出的一株艺术奇葩。群众性赏石活动的蓬勃开展,则是乌海人从大自然的馈赠中获得美育和感悟,从而迅速兴起的高雅文化活动。两者相互辉映、比肩前行,提升了乌海市的文化软实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王秋华)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