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一带一路 > 要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阎志:乌兰察布是中国腹地打造“一带一路”最好的地区
内蒙古新闻网  15-09-14 14:24 打印本页 来源: 内蒙古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刘俊霞)9月3日——5日,由乌兰察布市与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乌兰察布的发展机遇”研讨会在乌兰察布市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等国家有关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京蒙两地专家领导、乌兰察布市各界代表约2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事实上,乌兰察布恰好是中国腹地打造‘一带一路’最好的地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一带一路”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阎志在做题为《中国向北开放国家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讲座时提出的这一观点为乌兰察布地区对接蒙俄欧提升了巨大信心。他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乌兰察布具有中国内地其它地区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

  事实正是如此,位于蒙晋冀三省交界处的乌兰察布,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和呼包银榆经济区结合部,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距北京320公里,距中蒙最大陆路口岸二连浩特300公里的乌兰察布,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陆路通道,西北地区向东南出海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节点城市。

  曾做过深入调研的阎志对乌兰察布的“区位优势”赞不绝口,他称,这是天然的优势。

  在阎志看来,根据当地的交通和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薄弱现状,不用“腾笼换鸟”就可成为中俄蒙经济走廊最好的节点城市。他称,当下该地区正在打造的“集宁保税物流园区”优势特别明显,完全可以跨区域跨国界发展,他建议学习印度的“世界办公室”模式,在乌兰察布可打造国际性的“总部基地”、“服务外包”、“呼叫中心”等项目。

  与阎志有类似想法的是,出席是次会议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研究员隆国强。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乌兰察布应该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分析研判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把华为云计算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核心项目,打造国家级云计算产业示范基地;同时要抓住北京—张家口申冬奥成功契机,发展当地旅游业。加强与俄蒙旅游合作,推动中俄蒙三国跨境旅游。

  隆国强进一步说,乌兰察布应利用好“皮都”这张名片,对接俄、蒙的皮毛资源,大力发展皮革、绒毛加工业,构建皮革加工、设计、制作、销售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乌兰察布在对接俄蒙欧方面到底应该做什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给出的答案是,要把握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来的全球市场机遇,在草原优势上还要创造新的优势,做细致的规划,进行区域合作,要解决“我们有什么,我们能干什么”的问题。

  记者从当地政府了解到,由内蒙古发改委等单位主办的这次会议之前,当地政府已对“一带一路”提前进行了谋划。当地政府决定,在道路交通方面,争取北京—莫斯科高铁、集宁—大同高铁与京呼高铁互联互通,并把乌兰察布作为中转枢纽;还将抓住赤塔—乌兰巴托—二连浩特—北京—天津通道现代化改造的契机,合理布局站点,实现国际线路与地方交通网的无缝对接;争取北京、郑州等途径该地区通往俄蒙欧的国际货运班列在该地区经停并配备货物等事宜。

  据悉,当地政府目前正在谋划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开发铁、铜、煤等矿产资源,扩大境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可以预见的是,当地打造“一带一路”的序幕已正式开启。

[责任编辑 赵文萃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