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精湛技术情满万里边疆
邢彩霞守望草原,大爱无边,她有与基层农牧区的至真情谊。她所在的内蒙古医院,是全区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承担着扶持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任。
1992年8月的一天,身为一名出色护士的邢彩霞刚刚完成1例手术配合,医务科科长已在办公室等候,说:“小邢啊,辛苦你一趟,咱们一家旗县医院遇到了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想让你去帮助解决。”她二话不说立即动身,经过1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直奔旗县医院手术室。原来该院近几个月几乎每例手术后患者都会发生切口感染事件,为此,先后邀请了3名三甲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长,均没有解决问题。一下车,邢彩霞顾不得疲惫,查看手术室及手术过程的每个细节。一系列的排查下来,她发现手术缝线被浸泡在消毒液中、灭菌后的敷料没有烘干,立即提出整改。天已经黑了下来,她心里惦记着第二天还有手术,顾不得吃饭连夜赶回呼和浩特市。临走时,院长还是不放心,悄悄的问道:“邢老师啊,您说我还能做手术吗?您来排查已经是第4个人了,我还是心理没底儿!”邢彩霞说,按我告诉你们规范操作,应该不会有问题了。后来,这家旗县医院再没有出现过术后感染事件,院长感慨:“是你把我们医院给救活啦。”从此,这个工作极其认真细致的邢彩霞名声大震。就是这时,有个信念深深的刻在邢彩霞心里,农村牧区的医务人员的业务培养迫在眉睫,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她们。
培训护理新苗桃李芬芳满天
不忘担当的北国优秀护理工作者—邢彩霞,自觉担负起指导提升全区医疗护理工作水平的重任。医院联盟开展工作以来,全区149家旗县医院成为内蒙古医院的定点帮扶单位。通过对口帮扶指导、举办联盟医院“护理部主任培训班”、“护士长培训班”、“护理技能比武”等活动,使基层医院的护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哈达圣洁的祝愿中,回望邢彩霞35年的护理历程,经她手培养的一个个业务“苗子”,回到当地后陆续都成为了护理骨干。更有很多人依然与这位和蔼可亲、将工作经验和技巧和盘托出的老大姐保持密切联系。赛罕区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王巧兰说,“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曾经带过我的邢老师,无论我什么时间给她打电话,她都会耐心地指导我。我很感激她!”多年来,邢彩霞的足迹踏遍了自治区的12个盟市102个旗县数不清的苏木及嘎查。截止目前,她亲手培训过的基层护理人员1024人,散落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草原深处,成为基层医院闪亮的护理“种子”,为内蒙古各旗县区基层医院的护理水平扎下了结实的根基。
身体力行致力于提高护理质量
邢彩霞升腾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事业的信念。2009年她主持护理部工作后,采用开一个专科,送出一个学习,从而带动一片的方法。在自治区建立首家独立的PICC、糖尿病健康教育、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引领全区专科护理的发展。
美丽的草原,美丽的天使,美丽的创建。在邢彩霞的带领下,医院于2011年开始申报护理科研课题,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护理领域科研的空白。近几年她发表护理论文20余篇,主持自治区及院级课题2项,参加科研指导多项,编写护理专著1本。担任中华护理学会理事、专家库成员、内蒙古自治区护理学会理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护理管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护理学报》、《内蒙古医学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编委。护理人员与医师合作的科研课题被分别授予2008、201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发明实用性新型专利5项。
倾心敬业,精诚追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三基训练常抓不懈,在历年医院评价中护理技术考核均取得好成绩。2012年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内蒙古参赛队的赛前培训工作交给了她。总决赛上内蒙古自治区以过硬的技术荣获团体第一名的佳绩,一个个闪亮亮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巾帼奖章”和“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逐个摘得。其中,全国儿科护理组第五名杨晓玲就来自于她的团队,这些含金量极高的荣誉,只有她自己才能掂量出其背后的艰辛,从此她使命感更坚定、更强烈了!
对于她自己带领的护理团队获得了国内、区内多项荣誉,她是这么理解的:“荣誉是大家的,没有内蒙古医院的护理团队就没有我邢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