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十个全覆盖 > 动态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幸福新生活】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孩子就近上了幼儿园。

  【场景三:竹板这么一响,咱把那政策夸】

  时间:9月14日上午、下午地点:突泉县杜尔基镇光明村、水泉镇合发村 人物:村民黄艳玲、冯素艳

  9月14日,走进突泉县杜尔基镇光明村,走在纵横通达、宽阔平坦的水泥硬化路面上,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幢幢错落有序的红色瓦房不时跃入眼帘。规划统一的白色院墙围成的农家小院,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展现出一幅独具田园特色的乡村美景。

  黄艳玲做梦也没有想到,自治区巡回观摩检查组来到兴安盟突泉县光明村时,自己在村口说的一句“书记上我家看看去”,就真的把王君书记请到了自己家。

  “王君书记亲切地和我们拉家常,还喝了我家的自来水,尝过以后直说甜。”看着王君书记和蔼慈祥的面容,黄艳玲的心里暖烘烘的。

  “以前的旧房、土路现在都换成了明亮的砖瓦房和干净的水泥路,路边铺上了彩砖、种上了绿树,越看心情越好。”说起“十个全覆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黄艳玲夫妇赞不绝口。

  “村子整体脱胎换骨了,老百姓高兴得每天茶余饭后说的都是‘十个全覆盖’。我们村子现在实现了项目全覆盖、庭院全覆盖、产业全覆盖和管理全覆盖。”村书记谢荣奎说。

  光明村作为2015年突泉县“十个全覆盖”示范村之一,按照优雅田园风光的规划打造,将危房改造、村屯绿化、环境整治、产业培育有机结合,全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经过近半年的集中攻坚建设,光明村硬化街巷6公里,改造危房164户;新建了包括文化活动室、标准化卫生室的综合服务体村部;新建了216平方米的幼儿园,入校儿童现有20名;实现了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的全覆盖。

  水泉镇合发村54岁的冯素艳今年住上了新房,赶上了“十个全覆盖”带来的便利,文化不高的她自己写自己演了一段快板:“打竹板走上台,专门夸夸咱家园。想当年咱家园,危房草房到处见,院墙歪曲不工整,沟里污水脏又臭……自从有了‘十个全覆盖’,小村旧貌变新颜……”

  【旗县委书记感言】突泉县委书记 何雨春

  “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一系列巨大变化令人欣喜:一是老百姓从最初“背着手看”,到现在“伸出手干”,热情高涨。二是促进了农民增收。据测算,我们建设投入的9亿元建设资金中,有1.5亿元又通过务工、服务等方式转移到群众手中。三是干群关系更融洽了。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十个全覆盖”接地气,实施起来有底气,老百姓都服气;钱花在农民身上最值得,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为老百姓办事最幸福,党员干部们从老百姓喜迁新居的鞭炮声中读懂了什么是幸福。下一步,我们更有信心、有决心把“十个全覆盖”这项惠民政策进行到底、落到实处。(记者 江新辉 胡日查 张慧玲 高敏娜 大草原客户端记者 郭成)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