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专题 > 学习论理 > 重要文章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7月11日至12日

  “进京赶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专有名词。那时,全国的学子们先要通过乡试考上秀才,再通过州县考试考上举人后,才有资格进京考取进士。由于每次考进士的时间是确定的,考试的地点又多在皇帝所在的京城,所以便有了“进京赶考”一说。毛泽东所说的“进京赶考”,是对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引喻和借用,其意蕴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这一说法的内涵。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离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进京筹建新中国时,毛泽东同周恩来在路上有一段对话。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回答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能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毛泽东说:“决不当李自成!”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也是向世人的庄严宣告。因为当年李自成“进京赶考”考糊了。李自成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带领农民起义军攻入明朝的都城北京后,夺取了大明江山,建立了大顺王朝,但他和他的文臣武将们便因此而骄傲自满了起来。他们不思进取,不在争取民心、巩固政权等方面下功夫,而是纵情极欲,大肆抡掠钱财和宫女,做起了山大王。明朝带兵守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领着清军攻进北京后,把李自成和他的起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一败涂地。李自成只做了40多天的大顺皇帝便溃退出北京,最后落了个身败名裂,身首不知何处的结局。

  对于李自成及他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的失败,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告诫全党要引以为鉴,要求全党同志认真阅读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以吸取李自成失败的经验教训。后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告诫全党同志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为夺取全国革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毛泽东还指出,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们的许多同志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前是经受住了考验的,是打不垮的,但可能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所以语重心长地向全党提出了“进京赶考”的问题,而且希望考出个好成绩。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毛泽东的告诫可谓高瞻远瞩。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发生了天津市主要领导人刘青山、张子善严重违犯党的纪律贪污腐化的案件,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严惩。此后,诚如习近平同志所说: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虽然在阶段性考试中,我们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考试”仍在继续,一张张“考卷”还需要我们书写答案,继续“赶考”的严峻考验还在我们面前。

  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这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我们面临着新形势下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一言以蔽之,还面临着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考验。正因为我们面临着如此严峻复杂的斗争和考验,所以,习近平同志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努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底线思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广东时强调的那样,“要看到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曲折性,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从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牢牢把握主动权”。

  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事业而言,“赶考”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征程中,考试仍在继续。我们面临的“考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篇大文章及其各个章节,“主考官”依然是人民。

  我们应当常记毛泽东和习近平同志“赶考”教诲,考出继续“赶考”的好成绩。就像考生的考前学习一样,最主要的是学习领会好习近平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精神缺“钙”的问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到“三严三实”。这样,我们就能把人民对我们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的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交出一份历史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马晓途)

[责任编辑 马铃翔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敬
希望的田野
排查线路
粉刷院墙
守护草原平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
村美家美日子美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