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落实全盟干部大会精神,9月16日,盟委委员、乌市委书记马焕龙率乌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党政考察团奔赴突泉县,就“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进行观摩考察。
临行前,马焕龙对此次观摩考察提出要求,要求考察团成员学习先进经验,带着责任、带着任务前去观摩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将考察成果转化为推动乌市“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明晰思路和扎实举措。
到达突泉县后,考察团一行乘车观摩了永安镇杜乐村,杜尔基镇杜胜村、西山村,太平乡五星村等地。“十个全覆盖”工程给乡村带来的新变化让考察团成员印象深刻: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座座红顶白墙的起脊房错落有致;一间间幼儿园、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镶嵌于村落之中;一排排青白相间的院墙和墙上村规民约的挂牌引人入胜……
在杜尔基镇光明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展板前,考察团一行认真听取当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情况介绍,仔细了解有益经验和创新做法。当得知光明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受到广大村民热烈支持和拥护的情况后,马焕龙指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作中来与当地镇村干部日常的宣传、动员密不可分,要把宣传的功夫下在平常。只有将政策宣传到位,让“十个全覆盖”的观念深入人心,真正让百姓得到实惠,老百姓才愿意跟着干部、信任干部,和镇村干部拧成一股绳、抱成一个团,形成极为融洽的党群干群关系,共同推动“十个全覆盖”工作取得实效。
随后,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村委会村史馆、卫生室、幼儿园、便民连锁超市等处,实地了解重点工程实施情况和运行管理情况,针对危房改造、街路硬化、饮水安全、村容村貌整治、群众动员等方面内容与突泉县干部群众深入交流探讨。
水泉镇合发村是“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以来变化最大的一个村,对合发村百姓来讲,这改变可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合发村改造前后的对比图述说着这个村庄从破败不堪、落后萧条到山青水秀树绿村美的巨大变化。
冯素艳作为村庄变化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最有发言权。她是村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平日里喜欢写诗、散文,创作快板书。考察团一行来到她家,与她坐在一起唠家常,谈“十个全覆盖”给她家带来的新变化,冯素艳难掩激动之情:“从破烂大村的贫苦农民变成了今天过上小康生活的新农村当家人,我心里真是美滋滋的!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干部们的努力付出,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观摩期间,考察团一行非常赞同突泉县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思路、方法、措施,认为突泉县在干群高度重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整合使用项目资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使乡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受益、满意。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考察团成员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边看边学习、边问边讨论,看成果、看变化、听讲解、记笔记、学做法。每一位成员都带着问题梳理思路,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好做法,对照自身不足探寻加快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的更好答案。
当日下午,乌市委召开“十个全覆盖”工程观摩考察总结座谈会,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全盟干部大会精神,提前谋划下一步及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情况。
会上各镇、园区负责人就“十个全覆盖”现状和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汇报。交通、财政、水务、卫生等部门负责人针对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未完善的事项与各镇、园区负责人进行交流、讨论。
会议要求,从现在起,全面推开并提前谋划明年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要认真学习总结突泉县成功经验,深入查找差距不足,不断完善思路举措,为更好地开展“十个全覆盖”工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谋事干事精神,用全心尽全力深入推进“十个全覆盖”各项工作,确保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盟委、行署要求的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记者宋飞通讯员白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