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齐动手,建设新牧区,让嘎查旧貌换新颜……这是今年鄂温克旗嘎查牧民们谈论最多的一句话。9月23日,记者再次走进巴彦塔拉乡,感受“十个全覆盖”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受“十个全覆盖”攻坚战中,驻村干部们为改善农村牧区面貌所付出的努力。
走进巴彦塔拉乡布拉尔嘎查,宽阔的硬化水泥路、新建的二层便民超市、活动室,米黄色的墙,搭配极具民族特色的绣红色的祥云图案,再配上烟灰色屋顶,给人安静、温暖舒适的感觉……很难想到,去年的这个时候,这里道路泥泞,居住环境不尽人意,如今已都变了模样。
布拉尔嘎查位于巴彦塔拉乡中部,户籍人口120户284人,是全乡环境面貌改变较快的嘎查之一。
走访调研
任务清单一目了然
多走、多问、多记……初到基层,干部们马不停蹄。
9月23日一大早,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塔兰就赶到了巴彦塔拉乡布拉尔嘎查。“前两天下了雨,气温下降了许多,好几个成员都感冒了,却都没有请假,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大家都早早地到嘎查集合,下派干部不能是充数的,一定要发挥出实际作用。”
同在嘎查走访帮扶的还有鄂温克旗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樊兴萍,他们正会同布拉尔嘎查的书记一项一项地核查“大干苦干六十天、十个全覆盖”攻坚行动任务分解表上登记的内容。这是昨天他们在走访中一家一户进行的登记。任务清单上,涉及牧户的家庭情况、意愿和诉求,对接的帮扶单位、责任人一目了然。记者翻开走访牧民登记表,上面内容详尽,有人口、收入、联系电话、牲畜、环境院落,尤其在需要解决的困难一栏上填得满满的。驻村干部们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类制作了台账。樊兴萍说:“我们就是想把工作做得具体一些,想实实在在地帮牧民们干点实事。”
巴彦塔拉乡布拉尔嘎查是他们帮扶走访的第1个嘎查。不到1天,市、旗帮扶单位组成的推进组分成的4个小组已走访了近80多个牧户。樊兴萍介绍说,“我们在牧民走访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牧草短缺、用水等问题上。今年受气候影响牧草短缺,很多牧民家存在牧草储备不足的问题,我们组里上交意见的时候,这是重点,会及时与旗委、旗政府沟通,通过积极地联系协调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整合各类资源和项目资金,组织嘎查村和牧民,一起渡过难关。”入户时,他们还发放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的宣传单,让牧民群众了解“四个全面”和“十个全覆盖”、“五级示范抓引领”的工作内容。让百姓参与其中,理解什么是“十个全覆盖”,牧民们能得到哪些实惠……“真正使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十个全覆盖’工程是一项顺民心、得民意、惠民心的工程。”
一本本“民情日记”,一篇篇“蹲点心得”,一次次“群众协调”,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做群众工作
就得有耐心
采访中,我们沿着刚修好的硬化路前行,看见一家牧户门前非常热闹。
“新修的铁围栏符合咱牧区的实际,以前的旧围墙我们帮您把它拆除了,院里的旧土房我们帮你推倒一起清理走。这样房前屋后,看着才更敞亮啊。”一位短头发的女同志正忙着给老乡做“十个全覆盖”工程危房改造后续清理垃圾的思想工作。
一问才知道,她是鄂温克旗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何淑慧,是布拉尔嘎查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治推进组第三组的组长。自全市“十个全覆盖”大干苦干六十天攻坚战打响后,她第一时间深入帮扶嘎查开展工作。她带领机关工作人员20人,调动铲车翻斗车3台,进入到牧民家中,帮助清运垃圾、整修院墙、拆除土房、厕所等。她说,作为此项民生工程的驻村推进组干部,最主要的一项工作便是走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想法。
何淑慧告诉记者:“有的牧民不同意拆除旧的院墙,我们就得和他们商量解决,做群众工作就得有耐心,‘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可不行。但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老乡们越发爱惜现在的村貌,不配合的状况越来越少,老百姓支持,老百姓参与,最终让老百姓受益,‘十个全覆盖’工程才能推动好,实施好。”
“以前不知道‘十个全覆盖’是个啥,现在工程一铺开,大家都说好。”牧民郭秀林一脸兴奋地介绍,住了20余年的土坯房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破旧不堪。2014年,旗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在危旧房改造工程中为他家新建了107平米房屋,还有一个车库,屋内有干净的自来水、独立的室内卫生间,他自己只掏了两万五千元,其余的都是项目补助,院墙也换上了新的铁围栏。
鄂温克旗为将“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实到位,实施了6个苏木乡镇所在地嘎查的城镇体系规划。投资57.4万元聘请了呼伦贝尔城市规划设计院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嘎查设计新牧区规划;投资20万元聘请鄂温克旗规划设计院设计辉苏木整乡规划。目前,这些规划都已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了乡村资源配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苏木镇所在地或距离城镇较近的中心嘎查,采取多个嘎查联合建设形式,实现“十个全覆盖”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开展人畜分离工作。一方面,把产业引领、环境整治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以产业升级和人畜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十个全覆盖”工作路子,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牲畜的集中规模化养殖,实现“人畜大分离”。另一方面,对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农牧民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的“人畜小分离”模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
走进基层一线,走到牧民身边,感受他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了解攻坚战中驻村干部的辛勤付出……群众信任的目光、赞赏的话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干部只有真正融入基层、带动发展,这样的下乡驻村才有意义。(驻鄂温克旗采访工作组记者 张红杰 蒋丽娜 布日古德 崔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