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手拿着缰绳,一手轻拍骆驼头,发出“卧、起”命令后,骆驼们驮着游客,深一脚浅一脚朝连绵起伏的沙丘深处走去。在著名的旅游风景区玉龙沙湖,伴着阵阵驼铃声,牵驼人鲍宏河不禁哼起快乐的歌曲。
鲍宏河住在翁牛特旗乌丹镇花果营子嘎查,他从事这一行是从今年春天开始的。以前他在外打工搞建筑,这几年建筑行业不景气,自家门口的旅游业却红火起来,于是便来到玉龙沙湖景区当起了牵驼人。鲍宏河每天要牵驼10多次,每次七八峰,每次行程1公里。走惯硬路的他一开始不习惯在软软的沙地里行走,骆驼有时也不听使唤,这些都让鲍宏河感到苦恼。然而他没有退却,向有经验的牵驼人请教,和骆驼接近,了解它们的习性,渐渐地懂得了许多。在他的指挥下,骆驼温顺地做着起卧的动作:前足跪下,再后腿着地,卧在地上;接着,先起前足,再起后腿,站立起来。他对骆驼的关心就像对待孩子一样,什么时间喝水、什么时间吃料,他都了如指掌。
花果营子嘎查距玉龙沙湖景区很近,近年来,慕名而来的游客逐渐增多。景区围绕旅游业开辟出牧民致富路:为游客提供乘骆驼游览风景区服务。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渐渐走上富裕之路。
“牵骆驼的收入相当于种10亩庄稼,牵好骆驼就是保住自己的钱袋子。”鲍宏河说,沙漠缺水,种庄稼成本高、收入少,在外打工撇家舍业、工作难找,不知道究竟能挣多少钱,不如在家门口牵骆驼合算。每年6月至9月是玉龙沙湖旅游高峰期,这既是牵驼人生意最火的时候,又是农忙时节。忙不过来,一些村民就雇人收割庄稼。牵驼人在旅游旺季每月可挣到3000多元工资,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收入虽好,但是很累,尤其进入旅游旺季,天气炎热,每天要暴晒在太阳下,走一趟至少一个多小时,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中途就放弃了。鲍宏河说,为了节省时间,他有时就睡在沙漠公路边废旧的汽车里,晚上要把骆驼赶到山后有草的地方,早上再早早地赶回来。
阳光下,牵驼人鲍宏河走向连绵起伏的沙丘。驼铃声阵阵响起,回荡在一望无垠的大漠中。游客骑在驼身上随沙丘起伏,他们拍照留念,不时对身边的美景发出赞叹。长长的驼影映衬着火红的晚霞,跟随着牵驼人的脚步,消失在沙海中……(记者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