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赤峰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宁城县小城子镇: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让昔日荒山果飘香
内蒙古新闻网  15-10-09 09:27 打印本页 来源: 赤峰日报  
 

  金秋时节,听闻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让昔日荒山披绿装,且靠着果品种植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记者带着浓浓的好奇驱车前往宁城县小城子镇柳树营子村生态果品采摘园。离果园还有一段距离,记者就听到了果园里孩子们的追逐声、大人们嘻嘻哈哈的谈论声,还有游人们的赞叹声。果树下,村民们的身上洒满温暖的阳光,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围坐在果园里,村里的老人们和记者聊起了村里的变化。柳树营子村在小城子镇北部,全村2000多口人里,蒙古族就占到了60%,山地面积多、荒山坡地大的实际,使村子成了典型的山区贫困村,且村民们增收难度大。出于上述等诸多原因,多年来,村民们一直沿袭着男劳力外出打工、妇女和老人在家务农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虽能解决温饱,但谈不上富裕。

  了解到村里的情况,宁城县民宗局从该村实际出发,在该村实施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投资120多万元,在该村的荒坡上启动并实施了“生态果品采摘园”建设项目。安装变压器、架设高低压线路、打配机电井、铺设输水管道、重铺作业路、引进新品种果树……就这样,占地700亩的生态果品采摘园建起来了。寒红梨、红南果梨、锦丰梨等中国名梨及寒富苹果、新苹红等名优苹果树在村民的期望和精心照顾下开始茁壮成长。王树瑞、白银江是率先放弃外出打工开始在自家荒山坡地上种植梨树的村民,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为他们不长庄稼的贫瘠土地结出丰硕果实提供了更多可能。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各族村民纷纷放弃外出打工,全部发展起了林果业。截至目前,该村林果面积已达2000余亩,进入盛果期的果树有600亩。寒富苹果由于结果多、口感好,每亩收入价格更是超万元,使全村人均增收4000元。一时间,兔子不拉屎的荒山坡地成了香饽饽。当地村民笑说,在我们这啊,一亩平地换不来一亩荒坡地。

  果子丰收了,可是这里的老百姓为了存放问题而发愁,为了村民们的果子有地方放,卖个好价钱,宁城县民宗局再度争取各项资金100多万元,为该村新建了占地670多平方米的保鲜窖,可为村民存储100多万斤水果,解决了大家水果的存储问题。

  昔日的柳树营子村荒山如今变成了绿洲,满山花果飘香,来这里采摘游玩的人络绎不绝,村里男女老幼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各民族之间心心相系,忙碌于这一片片充满爱的果园里。柳树营子村这种因地制宜、技术先行、典型引路、带动一片的做法,也已经成为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典型,并在全区进行了推广。(记者孟静航)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