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抓经济建设
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研判,结合各嘎查、社区实际,各驻村工作组为所在村量身制定了发展规划。
针对巴润嘎查,确定了在发展精品农业上大做文章,以“三加两减一完善”为主要思路,大力提高设施投产率,全面提升标准化种植水平。“三加”,即加大农技推广和科技扶持力度,增加扶持资金,增加四季投产户;“两减”,即出台相应政策减少非种植户及闲置户数量,鼓励合作组织规模化承包闲置棚室,减少农业资源浪费;“一完善”,即针对现有温室存在的技术问题、生产管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完善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提高温室投产率和产值。同时,借助该市旅游业迅猛发展的东风,鼓励农民与市场衔接,大力发展“采摘园”“农家乐”等绿色经济。
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村民张青春就在自家办起特色农家院,小院内两排明亮的瓦房,屋内摆满餐桌、蔬菜大棚里新鲜绿色果蔬,菜园里漂亮的花朵,都成为吸引客人的招牌。张青春介绍:“来家里吃饭的人都是冲着大棚的绿色有机农家菜来的,我们不用出去采购原料,自家菜园里的菜就够了,客人都说喜欢坐在农家小院吃饭的氛围。”客人们吃过饭后,还会到蔬菜大棚转一圈儿,采摘蔬菜瓜果。
以前村民们都要将棚里的蔬菜带到菜市场去卖,现在村民们只要在家守着大棚就可以了,每天会有很多人主动上门采摘。每年农家院特色餐馆营业到秋季,冬季张青春和老伴儿又开始种植冬棚蔬菜了,1年下来,老两口依靠两个蔬菜大棚和农家院,收入可达到8万元。据了解,像这样的农家院在巴润布尔嘎斯台嘎查就有20余家。
过上富裕日子的张青春感激地说:“蔬菜的秧苗都是科技局培育好的,我们需要啥苗,直接向村里上报,村里只以种子的成本价卖给我们,其他的都是政府补贴!”
在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同时,在河日木特、霍林河等以养殖业为主的村,该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动力,推动舍饲圈养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提高肉、蛋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畜牧业现代化水平。“十只羊一年最少得七八只羊羔吧,五六年之内就能发展五六十只,这都得感谢包联单位和爱心企业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说啥也不能辜负他们的一片好心,得好好干。”近日,在给羊拌饲料的间隙,霍林河社区牧户高桂荣激动地对记者说。据悉,高桂荣的丈夫,于2009年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全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她一人身上。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包联单位及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其送去了10只基础母羊,为高桂荣一家带来了致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