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菜园子”成为“钱袋子”呼和浩特市特色农业风生水起
内蒙古新闻网  15-10-09 11:03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市农业园

  蜿蜒曲折的小桥流水、错落有致的楼台亭阁、品种各异的名贵树木、飘香四溢的热带水果……这可不是普通公园的美景,而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都市农业园里醉人的景色。该园区种植的黄瓜、青椒、西红柿、玉米等都是特色品种,仅西红柿就有8个品种。除国内优质品种外,园内还有来自美国、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优质品种,日本的水果黄瓜、荷兰巨树西红柿、以色列的五彩大椒、美国的大南瓜和补肾菜等60多个品种格外引人瞩目。其实,除了赛罕区都市农业园,呼和浩特在特色农业上狠下功夫,培育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果蔬基地。通过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目前全市9个旗县区的蔬菜基地中,全部建成投产的蔬菜基地共有70个,总计投产温室数量约12000个。

  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是一项促增收、保民生、谋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呼和浩特蔬菜消费总人口达330万人,全市蔬菜产品的年消费需求总量在60万吨左右。近3年来呼和浩特新建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达到了9.2万亩,建成17339栋温室蔬菜大棚。目前全市菜田面积已达到20多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基地面积近13万亩。截至2014年底,全市拥有千亩以上连片设施蔬菜基地48个,百亩以上连片基地52个;建成标准化集中育苗中心18个。2014年全市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35.6万吨,占本地消费比率达到56.8%,蔬菜均价同比下降8%。地产蔬菜在市场的供给率比2011年提高20个百分点。首府蔬菜基地建设作为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真正把首府市民的菜篮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与此同时,各个蔬菜基地围绕自身优势特色和产业定位,大力发展主打产品,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果蔬基地。如:赛罕区都市农业园、根堡村的豆角种植基地、罗家营花卉基地、太平庄与郜独立的西红柿基地、西讨速号的温室果树基地,土左旗永春的草莓基地、昌德和小西红柿基地、绿康的黄瓜基地、四季青大西红柿基地、民天概念农业基地,托县昊葉、嘉丰的葡萄基地,和林县小甲赖新农村科技示范基地,清水河县蒙宏小香瓜基地、聚宝庄葡萄基地,新城区鑫冠樱桃基地,武川县耗赖山食用菌基地等等。这些设施果蔬基地在探索设施农业的多种经营模式,提高经济附加值,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引领了设施农业发展的未来。

  呼和浩特蔬菜基地在经历了基础设施规模快速建设的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抓生产、抓效益的攻坚阶段。从今年起,市委、市政府不再单独下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但推进蔬菜产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此项工作被列为全市上下及农牧业系统“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主题实践活动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此,今年市农牧业局成立蔬菜基地建设推进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对服务区域进行分解细化,做好工作统计和记录,实行零报告制度,并把旗县区队伍、蔬菜专家团队、蔬菜技术员、大学生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和力量充分调动好、发挥好,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合力。

  (记者王科岩)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救助受伤鸟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