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前旗2015年排水改造近日完工,也标志着该旗三年排水改造工程全部完成。
按照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的实施意见和总体规划以及全旗排水设施现状,乌拉特前旗对黄灌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做了详细规划与安排,从2012年秋冬开始实施。在排水改造中,该旗整合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水毁工程恢复、河套灌区续建与节水改造工程、旗专项资金排水改造等项目,切实加大投入力度,保证了任务顺利完成。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2626万元,完成计划的101%;共完成沟道清淤1352条,长度1246.21公里,完成土方456.671万方;维修重建各类建筑物764座。其中,完成清淤分干沟3条,长度50公里;支沟62条,长度292.39公里;斗沟190条,长度253.61公里;农沟429条,长度358.06公里;毛沟432条,长度166.58公里;维修重建分干沟各类建筑物21座,支沟各类建筑物297座,斗农毛沟类建筑物446座。
乌拉特前旗把排水设施改造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按照“政府主导、多方筹资、项目带动、分级负责、群众投劳、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确保了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首先,依托国家加大水利投资的历史机遇,根据《灌区排水设施改造工程的总体规划》,加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立项投资。2014年市财政安排4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全部用于当年排水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其次,安排旗财政预算资金,保障基础工程建设。2013年,旗政府从地方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排水设施建设。再次,利用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粮食增产等项目资金补充实施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同时按照分级实施以及多做多补、少做少补、不做不补的奖励机制,大力调动镇政府投入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在排水设施改造工程实施中,该旗因地制宜,多举措推进。一是本着“个别淤积情况严重的沟道单独清淤”的原则,其他都在清理支沟、干斗沟的同时,把该沟道所控制的斗农毛沟一并清淤;二是农毛沟清淤采用政府出资补贴小型挖掘机用油、农民出工清淤的办法实施;三是对于中轻度流沙沟道段落,在清淤过程中,不采取大开挖,不破坏坡面植被,只对沟底进行清淤,达到排水畅通的目的即可;四是对沟道重度塌坡段落,推行政府投资或提供材料、群众投工投劳的办法整治沟道。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突显了工程效益。
排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盐碱化减轻,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项目区灌溉和除涝能力。 (通讯员段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