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环境好了,心情真敞亮!
10月16日一大早,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前白庙子村委会门前的健身器材旁,村民们三三两两锻炼着身体,旁边空地上新式的播放器里传出优美的乐曲,来来回回的路人不由得驻足倾听。
前白庙子村,据史料记载,明代此地建有一喇嘛佛庙,蒙古族视白色为吉祥,故称“白庙”,后来以此得村名。近年来,村里依靠蔬菜大棚、特色产业让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很多人家盖起了宽敞明亮的新砖瓦房。剩下几户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危房一直牵动着村委会领导班子的心。“一直打算重新盖一下,想让80多岁的老母亲也住上几年新房。可手头不宽裕,就拖了好几年。今年正好赶上‘十个全覆盖’工程,政府还能给补贴,就把旧土坯房全拆了,准备盖4间大砖房,估计用不了20天基础框架就完成了……”村民李山山想着过不了多久就能住上的大砖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在前白庙子村,只要房屋是土坯房、危房,政府都会给不同程度的补贴,村民再自筹一部分资金就能盖新房。同时,在这个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上级部门也是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
离开李山山家,记者又跟随前白庙子村党支部书记宁二平来到刘高文家。刘高文今年69岁,住的房子有30多年历史了,不过房子整体结构还不错,红顶黄门窗,方方正正的大院平坦整洁,菜园里丰收的农作物挂满枝头,玉米、豆角、葫芦应有尽有。说起“十个全覆盖”工程,刘高文老伴儿魏继云感触颇深,“我们家南面院墙几年前就裂了缝,一到下雨天就提心吊胆,怕塌了砸着人。这下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半天就给解决了,一分钱没花,这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魏继云高兴地领着记者去看这堵重新砌好的院墙,“你看,这里头是砖,外头又上了涂料,还用灰色镶了边儿。你看看,我们村的房子院墙都是统一的黄色,干净整齐不说,看着心里头就敞亮。这齐刷刷的院墙、宽展展的院子,这样的生活在以前哪敢想啊,党的惠民政策就是好!”
回忆起以前的日子,魏继云皱起眉头说:“以前,村里都是土路,村民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有活动场所,人们干完活,只能看看电视,再不就是打麻将。现在,变化可大了,政府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村里街巷全是水泥路,还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村村建起了文化广场、便民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如今的农村和城里没有区别!”
说起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宁二平说:“最明显的是村容村貌的变化,危土房改造、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超市、幼儿园、文化广场、街路硬化绿化亮化。村民看到自己的生活环境这样美,再也没有乱泼脏水、乱倒垃圾现象了,都主动承担起自家房前房后水泥路的卫生清理工作。”
秋日的暖阳下,平坦洁净的水泥路泛着温馨的光泽,一座座红砖瓦房掩映在绿树之间,一阵阵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街道上“做文明村民创美好家园”的宣传语渗入每个人心里……(记者 李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