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科教文卫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追梦365 巾帼圆梦】周晓华:家政服务行业的女状元
 

  18年前,19岁的周晓华第一次创业,在周围的质疑声中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肉兔养殖户,并带动400多户农牧民通过养殖致富。6年前,周晓华第二次创业,短短几年时间,她创办的天一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成了锡林郭勒盟乃至自治区家政服务行业的领头羊。今年,她和全区其他7名家政服务行业的姐妹被选为妇女代表。10月20日,记者在自治区妇女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见到了周晓华。

  2009年,自治区妇联开始实施巾帼家政服务工程,一次,周晓华随妇联去外地考察,看到了家政行业的广阔前景,就决心投入这个行业,成立了天一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刚开始,公司只有6个人,业务量少,前期投入大,多年的积蓄用完,她只好借钱给员工发工资,再加上连续3年亏损,愁得连觉都睡不着。然而周晓华没有放弃,第4年起,她带着员工去全国各地的优秀家政企业学习、培训,不仅学到了技术,还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管理方法。

  要做就做一流。周晓华引进了全自动洗地机、沙发地毯清洗机等,在当时,锡盟很少见到这样先进的设备。为提供精细化服务,她甚至把员工上门服务时敲门的次数、声音的高低,拧水时水流的速度、声音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一次,一家大酒店要清洗厨房,找了好几个家政公司都做不了。“要想出类拔萃,就要做别人做不了和做不到的事情!”周晓华接了这个活儿。办法总比困难多,周晓华带着员工想办法,自己做工具,把难题一个个攻克,最终完成了这个项目。

  周晓华继续施展拳脚,投入580万元建立了包括家庭文化休闲实训室、琴棋书画实训室、花鸟鱼虫养殖实训室、家庭健身保健实训室等36个家政服务实训室,拓展了家政服务的内涵,改变了过去家政服务行业单一的服务理念,让家政服务向更高层次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全国有60多万家家政服务企业,天一家政连续2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评为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在全区举办的家庭服务职业技能风采大赛中,天一家政连续2次获得团体第一名,还获得全区优秀家政服务企业、全区三八红旗集体等各项奖励、荣誉20多项。周晓华本人也被评为全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我的公司,不仅要让员工挣一份工资,还要让他们获得幸福感,提高他们生活的品质。”周晓华的这一理念,是她的公司能够在同行业中出类拔萃的重要答案。

  周晓华不断加大投入,解决员工吃、住、行的问题。考虑到员工在入户服务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她专门聘请心理咨询师为员工做心理辅导。每天早晨,她都会腾出时间,跟员工一起唱首歌,跳支舞,还要讨论分享一个话题。

  在对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进行讨论时,有员工说,屠呦呦虽不是院士,但是经过多年努力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只要好好努力,也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这些讨论提升了员工的自信心。最近,周晓华还给员工们留了一个作业:如何说一句温暖的话?这一作业让员工们反思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这一反思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员工们不仅在工作中更受尊重,他们的家庭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天一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员工们团结、互助、相互关心,123名员工的顾客回访满意率达98%以上。(记者霍晓庆)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秋意浓
挂国旗 迎国庆
“复活”的居延海
新生开笔礼
金秋阿尔山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额济纳自然遗迹受游客欢迎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如画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