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全区农村牧区吹响“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嘹亮号角,巴林右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牧区旧村换新颜,产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一个个幸福场景展现在巴林草原。
走进查干沐沦苏木沙巴尔台嘎查,映入眼帘的是灰色做旧的外墙、红棕色门窗……徜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该嘎查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遗存,借“十个全覆盖”的东风,确定了打造文化旅游精品小镇的发展目标,将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相结合,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2015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00元。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牧区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是一道全力做好的必答题。查干勿苏嘎查位于幸福之路苏木,共有308户1237口人,“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嘎查建立了合作组织党支部,牧民有了自己的经纪人和技术员,实现了科学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走上了一条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致富路。目前,该嘎查存栏昭乌达肉羊3200只、乌珠穆沁羊1.8万只。201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2万元。
沙巴尔台嘎查和查干勿苏嘎查只不过是巴林右旗将“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村牧区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个缩影。在产业发展上,巴林右旗委、政府坚持把发展产业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把精准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性贷款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重点嘎查村倾斜,大力开展农牧业基础设施和增收产业建设,充分利用涉农涉牧项目资金,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引领农牧民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如今,“十个全覆盖”工程使巴林右旗农村牧区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容村貌整洁美观。环境美了、日子富了、百姓笑了……巴林草原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奏响着一曲曲增收致富的华美乐章。(驻站记者 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