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车在草原上东拐西转的行驶到了距离西乌珠穆沁旗90多公里的吉仁高勒镇都日布勒吉嘎查卫生室门前,面相憨厚的医生张洪兴和老伴热情地迎了上来。“快看看我们新的医务室,这回条件可好了”。
走进医务室,空气中弥漫着医院特有的消毒味儿,一米阳光照射着雪白的墙,明亮的窗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60多平米的屋子里,分设了诊断室、治疗室、中西药药房。一个大的药柜里,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瓶装药和盒装药。张洪兴的老伴指着这些药对记者说:“这里有100多种药呢,管头疼脑热的药都有”。当我们问起张洪兴从医的经历和当时的条件时,他感慨不已。这位“号脉”、“抓药”达46年的“乡村医生”,嘎查里生、嘎查里长。初中毕业的他从1969年起学医当“郎中”,不是在自己的家里为病人解除痛苦,就是骑着马到牧民家里看病接生,有时路远,一去就是几天。说到这儿,在一旁的老伴接过话茬:“他光药箱就用碎了十几个了,这些年跑的没数了”。给成千上万病人瞧过病的张洪兴很自豪地说:“我接生的孩子多了,这40多个孩子认我为他们的干爸了”。“唉,那些年条件不好,以前我们嘎查没有专门的医务室,牧民来看病,吃住都在我家,我是医生呀,管就管吧。所以,我们和牧民处的可好了,牧民们不叫我张医生,你猜他们叫我什么?呵呵,他们叫我‘洪’医生。我会扎银针,扎针能治好的病就扎针,不给开药。也懂中医,草药啥的。这些年啊,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家里人就成为护士,帮我为牧民服务。”身穿白大褂的老伴看着他说:“他看病,我给病人输液”。虽然没有专门的医务室,可是都日布勒吉嘎查的牧民,还有附近巴音高勒嘎查、旗里、锡市毛登牧场的病人总是来这儿看病,每天都有17、18个患者来这里找他看病。
这位从青年时代行医治病救人的基层医生,如今已进入了花甲之年。草原旧貌换新颜,各方面的条件逐渐好起来了。五年前,嘎查给盖了这个医务室,总算有了像模像样的医务室。但天长日久,房子有些漏雨了,感觉地方也小有点挤。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覆盖到都日布勒吉嘎查,把医务室整个儿进行了重新装修,窗户大了,暖气安了,夏天亮堂,冬天温暖,满屋子的清新,一下子让人心情舒畅了许多。随后,小小的医务室里该有的看病仪器,该有的药品都有了,在草原深处当了近半辈子医生的“洪”医生,把家里的草场和牛羊都交到两个儿子手里,自己和老伴要继续“扎根”在医务室,手握听诊器,一心一意给牧民看病,终生守护牧民的健康。 (特约记者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