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百姓生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手足相亲】新兵第一课 蒙汉一家亲
 

  原标题:新兵第一课 蒙汉一家亲

  又到了新兵入伍的时候,像往年一样,锡盟公安边防支队为新学员上的第一课就是民族团结教育课,通过详细介绍驻地的风土人情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利用区情盟情教育、爱民实践等活动,续写警民亲如一家的新篇章。

  锡盟公安边防支队担负着中蒙边境1098公里边境线和64881平方公里边境地区的治安管理任务。近年来,支队全体官兵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北疆和谐稳定上作出了突出贡献。

  东乌旗满都宝力格边防派出所驻地严重缺水,牧民们吃水要到20公里以外去拉。为方便群众,满都宝力格边防派出所与牧民群众一起连续几年打井找水源,最终于2005年投入15万元成功打出一口深200多米的水井,一举解决了驻地300多户牧民的吃水难问题。

  出水的那天,驻地牧民们身着蒙古袍敲锣打鼓自发地聚集在派出所,将一条条哈达献给官兵们。后来,牧民们为这口井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爱民井”。

  这样的“爱民井”,锡盟公安边防支队先后打了12口。官兵们与牧民群众建立的感情就像爱民井的井水一样,涓涓长流,情浓意切。

  2010年以来,支队各级共协调吸引投资850余万元,引进马铃薯种植等技术11项,援建饮水照明修路等项目4个。

  王芳是东乌旗宝格达山林场居民,先是老伴身患癌症离世,后是女儿刘红霞得了红斑狼疮,接连的打击,让王芳老人家里雪上加霜。宝格达山边防派出所得知老人的境遇后,定期为老人送去米面、衣物、蔬菜。

  在刘红霞的红斑狼疮病情加剧,急需用钱治疗时,派出所再次伸出援手,组织官兵发动群众开展大型捐款5次,共捐助11万余元,使刘红霞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还协调林场分给了王芳800余亩草场和30只羊。

  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让边防官兵与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近年来,锡盟公安边防支队组织官兵先后参加特大雪灾、洪灾等抢险救灾和大小近200场扑灭草原火灾的战斗,累计拉运抗灾物资45吨,清除垃圾、积雪近千吨,帮助牧民群众打草、剪羊毛、洗羊,还巧借卫星电话让互联网“住”进蒙古包,在千里草原架起牧民群众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信息桥,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的实惠。

  此外,每个基层单位都在辖区建立了扶贫对子,支队与盟旗两级扶贫办共同研究扶贫方法措施,帮助少数民族贫困户脱贫发展。

  据统计,支队先后协调党委政府将84名孤寡老人、11名困难儿童和73名残疾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连续8年开展“三送走边关”活动,发放价值30余万元的药品;出资20万元为10个爱民固边模范村建立文体活动室,协调建立8个“草原书屋”,成立5所“爱心超市”,为牧民群众办好事、实事万余件。

  如今,基层边防派出所85%以上的汉族警官能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语言交流,“军民那达慕”成为促进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粘合剂,支队首创的“四所联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在全区边境地区成功推广……锡盟公安边防支队先后被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军民共建先进集体”,被国家民委表彰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表彰为“双拥模范单位”、“自治区级文明单位标兵”。(记者 巴依斯古楞 见习记者 姜晓莹)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