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奔波600多公里路程,只为给孩子们带去一双双过冬的棉鞋。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从北京来到呼和浩特市,她走进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当她将棉鞋递交给每一个孩子手里时,孩子们既欣喜又惊奇,还有那相互嬉闹的笑声,让沉寂的校园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图片来源网络
昨日上午,这位爱心人士早早驱车来到呼和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一双双崭新的棉鞋把一辆面包车的车厢塞得满满当当,一同前来的还有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的志愿者。据了解,她为该校的175名残疾孩子每人准备了一双过冬的棉鞋,总价值约2万余元。活动仪式上,这位爱心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做好公益事业是每个人的责任,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这些特殊儿童的状态,他们非常纯粹,我为他们而感动。今天,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让我觉得此次献爱心活动很有意义。以后我还将继续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献出自己的爱心。”
活动现场,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爱心人士将棉鞋发放给孩子们,一张张稚嫩的脸庞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孩子们不会用华丽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只有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用最平实的语言说“谢谢叔叔、阿姨!”随后,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这位爱心人士还参观了学生们上课的教室、手工室、宿舍以及食堂。在参观的过程中,爱心人士不仅观看了残疾儿童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还欣赏了孩子们表演的各种节目。
“这位爱心人士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就通过微信联系到我们,说想来呼和浩特市做公益,但是因为工作原因迟迟没有过来,这次来之前,因为担心有的孩子鞋号不合适,她还特地多买了好几十双鞋,这里活动一结束,她还得赶中午一点多的飞机回北京。”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的志愿者贺志惠说。初三学生李建烨拿到爱心棉鞋后激动地表示:“感谢这位阿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相信,通过社会大家庭的关怀,我们一定会健康成长,带着一颗仁爱之心做人,长大了传递爱心,回报社会。”
活动结束后,这位爱心人士将一个写有自己联系方式的字条留给学校生活组主任李伟,并表示今后有机会还会再回来帮助这些孩子。李主任激动地表示:“感谢关注这些特殊教育学校孩子的爱心人士,他们因为身体的‘缺陷’,使得父母和自己都要一生承受着别人无法想象的压力,但是我觉得他们并不孤独,社会上有这么多人关注他们,同时又有如此多的好心人前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也感受到了温暖。”(记者刘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