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赛罕区榆林镇的72岁老人刘全生家中,老人显得很激动,“真是没有想到,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机会再看到亲人和儿女,感谢将光明带给我的这些白衣天使,让我再一次获得新生。”据刘全生老人回忆,四年前他的视力开始出现下降,看东西渐渐变得模糊。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老人也没有采取治疗措施。近一年来,病情突然加重,几乎看不清任何东西,只能感受到微弱的光。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10月份,刘全生老人得知了内蒙古“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咨询报名。
由于老人已经72岁高龄,手术耐受性差,风险和难度较大,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的专家在了解了老人的基本情况后,为老人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检查,认为老人的基本状况还可以,具备实施手术的条件,也符合“光明行”活动救助的要求。“父亲自己也非常希望动手术。”刘全生老人的儿子刘文元笑着说,“他还说等眼睛好了以后第一件事就要去楼下的公园转一转。”
10月26日上午,刘全生老人被缓缓推进了手术室,消毒、麻醉、确认晶体等一系列的环节之后,为老人眼睛缓缓放置人工晶体,整个手术过程仅持续了10分钟。手术十分成功,不论是术中还是术后,刘全生老人身体没有任何不适。“我现在的视力恢复到了1.0,生活过得也有滋味了,而且整个过程下来,包括检查、手术都是免费的,感谢这样的惠民政策让我重获光明,同时也感谢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的专家和护士,对我住院这段期间的精心照顾。”刘全生老人激动地表示。
据了解,为了让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由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自治区红十字会、自治区扶贫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内蒙古“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预计从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在全区范围内完成10000例高质量的复明手术。而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作为“光明行”在呼和浩特地区的具体承办单位,自今年6月底至今已为526位患者带去光明。
在采访中,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刘丽红院长表示:“为了做好本次社会公益活动,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组织15支专业的医疗队,对呼和浩特四区五县详细划分了活动区域,使区域划分全面覆盖,使‘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迅速覆盖呼和浩特市区及所辖各旗县区。同时为了确保手术质量,呼和浩特朝聚眼科医院抽调优秀手术专家进行扶贫手术,要求每位医务工作者严把手术适应症,严格执行白内障手术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内蒙古‘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的要求,以精湛的技术、满腔的热情、周到的服务,确保医疗安全和手术质量,达到‘手术一例、复明一人、温暖一家、影响一方’的显著社会效果,为呼和浩特市贫困眼病患者送去光明与福音,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视觉和生活质量。”
(记者刘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