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1周年综述之二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

  文艺工作座谈会结束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会议,号召自治区文艺界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内蒙古文联组织艺术家小分队,围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在基层旗县(区)开展系列文化惠民活动。

  在武川县,艺术家们不仅为当地群众拍摄全家福、写春联,还和当地摄影、书法爱好者交流心得体会,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2月3日,内蒙古文联、包头市文联组织50余名作家、摄影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到包头市北梁新区送春联、表演文艺节目、开展艺术交流,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宇说:“文艺家就是要用文艺的形式反映人民生活的巨变。”看了北梁居民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我区著名表演艺术家武利平说:“今后艺术家们要更多地来北梁,吸纳来自基层的文艺养分。”

  参加活动的艺术家们都说,看到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深感责任重大。他们纷纷表示,“我们下基层搞创作,就是请人民当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同时我们也从人民群众生活中获得了更多文艺创作的养分,更坚定了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主体的创作方向。” 5月15日,兴安盟文联组织美术家协会采访团下基层采风创作,农村牧区的新变化、百姓生活的丰富多彩给采风团人员带来极大震撼的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

  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人民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从人民群众身上,我们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艺术创作的本源。”

  9月到10月,为了创作一部民族题材的长篇小说,鄂温克族作家庆胜从呼和浩特出发,驱车到呼伦贝尔等地采风,在1个月时间里,他和最基层的群众生活在一起,听他们讲故事,和他们拉家常,到返程的时候,他有了满满的收获。“这次采风,我切实了解了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性格、当地的地形地貌等等情况。”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庆胜深知这一点,他身体力行,打算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完成这部作品。他说,“我所做的,是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只有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写出来的作品才好看,才有读者。”

  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1年来,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进行着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

  今年的草原文化节上,涌现出一批充满真挚感情的优秀文艺作品。歌舞剧《草原上的乌兰牧骑》,讲述了乌兰牧骑这支草原文艺轻骑兵为草原农牧民服务的感人故事;话剧《北梁人家》以拆迁为点,展现了北梁人民的朴实和善良,歌颂了为包头市的城建工作付出努力的人们;蒙古剧《忠勇察哈尔》,反映了清朝乾隆年间察哈尔八旗官兵、家眷等6000余人分三批西迁新疆伊犁戍边的保家卫国的故事……获封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影后的我区演员巴德玛说,“在接《诺日吉玛》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心里还没底,但是,到呼伦贝尔草原上住了一段时间就找到了感觉。我不但和当地牧民成了朋友,和牧民家的小马驹也成了好朋友。当电影开拍时,我并没把自己当成演员,而是把自己当成了电影里那个善良的女人。”同时,这位被影视评论家认为“不用技巧演戏”的演员,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的深刻道理。(记者 刘春)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