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打开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一组数字清晰可见,目前我市尚有贫困村207个、贫困户24904户、贫困人口60658人……这些沉甸甸的数字,凸显着我市扶贫开发工作任重而道远。
2015年,市委、政府从强市富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民增收作为强市富民的难点和全市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扶贫开发列入市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之一,采取多项措施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在扶贫开发资金保障上,2015年市委、市政府在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大、资金筹集难、财政支出多等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5亿元,用于207个贫困村产业生产发展。在项目实施中把“四到村四到户”工作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生态移民项目等相结合,将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力量扶持,形成了“政府投、行业帮、银行贷、社会筹、群众集”的多元扶贫投入机制。
在整村推进机制创新上,把扶贫龙头企业引入整村推进,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以产业为支撑,由龙头企业带领贫困农民闯市场,解决贫困农民难以解决的市场、技术、销售等生产各个环节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整村推进上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按照“股份合作、规模种养、集约经营、效益分红”的发展思路,在全市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企业或合作组织的引入,不仅确保了整村推进项目村贫困农民的增产增收,而且实现了贫困农民向产业工人“身份”的转换,得到了收入的多次分配,使贫困农民的利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证。
在精准扶贫产业选择上,一方面积极引进扶贫龙头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另一方面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吸纳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组织,通过技术培训使其掌握生产技能,成为技术产业工人,实现再次收入分配。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与企业或合作社签订协议进行分红,使其得到多次收入分配。目前产业基地建设正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种养殖专业村、特色专业村,如肉牛养殖专业村、肉羊养殖专业村、马铃薯种植专业村、大蒜种植专业村、食用菌种植专业村等,全市207个贫困村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的规模化生产格局。
在制度建设和项目管理上,一是按照自治区和我市制定的扶贫攻坚“四到村四到户”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各旗县区制定了相应的扶贫项目管理指导意见和贫困村贫困户补贴方案,并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筛选的流程。二是全市将207个项目村计划实施的项目、项目内容、责任人、投资额度、补助标准、义务监督员、受益人口、监督电话等都要进行县、乡、村三级公告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准确、透明。三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市委、政府多次组织督查调研组深入到项目区和建设现场进行实地督查,确保项目真正落到实处。
在“四到村四到户”工作落实上,一是按照“领导到村、干部到村、规划到村、项目到村”的总要求,每个“四到村四到户”扶贫项目村都有一名市级领导联系,有一名副处级或副处级后备干部带队任队长。二是采取市旗县区帮扶单位和工作人员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包扶贫困户帮扶制度,制定工作计划,落实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活动。三是积极协调省级领导开展的扶贫联系工作。四是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是扶贫攻坚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细化分类,加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实施力度。
在强化督查考核力度上,我市制定了《呼和浩特市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将扶贫工作列入对各旗县区领导班子实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把解决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作为综合评价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之一。今年上半年我市成立5个督查组,对各旗县区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两次督查。(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