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时政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十个全覆盖 领导论坛】王程熙:事关全局的重大举措 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农村牧区文明程度,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塑造人。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赤峰市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工程建设的加强内容,开展了净化、美化、绿化、亮化行动,以往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禽畜乱跑、棚圈乱建、污水横流等“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农牧民人居环境极大改善。随着村庄越来越美、公共设施越来越漂亮、庭院越来越干净,农牧民的环境意识显著提升,大家开始主动摒弃生活陋习,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卫生公约,自觉履行“门前三包”等养护责任,很多村庄还自发建立了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让我们对管理好、维护好、利用好“十个全覆盖”工程成果充满信心。

  文化与文明共生。长期以来,农村牧区文化发展滞后、农牧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突出,还有一些嘎查村不通电、不通广播电视信号,农牧民在农闲时无事可干,“溜墙根、晒太阳”“东家长、李家短”,聚众喝酒、赌博、封建迷信等陋习滋生蔓延。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各嘎查村都有了固定的休闲娱乐、文化活动场所,配齐了文体活动设施,过去的一些陋习也被读书看报、运动健身所取代,农牧民开始有了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我们在工程建设中注重发掘好、体现好、运用好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了一批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村落,在培厚乡土、留住乡愁、唤起乡恋的同时,增强了群众的归属感和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精神文明建设是农村牧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坚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不断丰富工程内涵、拓展工程外延,由表及里提升工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通过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深入推进村规民约和新风正气教育,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之间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好习俗、好习惯、好风尚在农村牧区蔚然成风。所以,我们说,“十个全覆盖”不仅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也是文明工程和谐工程。

  自治区部署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同步展开,成为最好的实践载体,也成为检验工作成效最具说服力的试金石。

  推进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宣传中央方针政策和自治区重大决策部署,让老百姓理解、支持、参与党委政府推动的各项工作,凝聚起上下同心的强大力量;我们通过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为基层党组织全面发挥作用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结合“两委”班子换届,集中整治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党的组织设置向新型合作组织、社会组织延伸覆盖,并真正以“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成效检验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力作风,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度普遍提升。在今年嘎查村“两委”班子换届中,去年工程效果好的嘎查村,原“两委”班子都是全票连任,说明我们的工作真正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十个全覆盖”工程既是培养和锻炼党员干部的大平台,也是考察和检验干部的大考场。工程实施以来,各级干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基层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推动形成了干部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全市近3000名市旗乡干部与原单位脱钩,直接驻村工作,近8000名党员干部直接或间接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坐在炕头和群众谈心,蹲在田间了解群众诉求,说群众想听的话,做群众盼望的事,用自身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干部则在与群众一起苦、一同累、一块谈笑中拉近了和群众的感情,自觉转变了工作作风,增强了基层工作本领。总之,“十个全覆盖”工程覆盖广阔农村牧区,惠及千家万户和万千百姓,进一步组织好、实施好这一重大工程,全面完成好3年建设任务,必将为我们决战决胜“十三五”,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强大力量、奠定坚实基础。 (王程熙 作者为赤峰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