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利”
内蒙古新闻网  15-11-06 17:30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今年,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投资140余万元,按照幼儿园、小学生每人每天3元,中学生每人每天4元的标准,为在校学生提供营养均衡的早餐,受益学生2520人。李鑫元摄

  近年来,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重点惠民工程,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举措陆续推出,办成了一件件安民心、得民心、暖民心的实事好事。

  今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根据盟委、行署《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的精神,以“公助民营”的方式,扶持社会力量在贺兰区新建了博雅幼儿园,于8月投入运营。该园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能容纳学生360名,有效缓解了开发区中心幼儿园规模过大、班额超限等问题,改善和优化了开发区幼儿园布局,解决了孩子“入园难”问题。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和硬件建设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2011年开始,开发区率先实行学前幼儿教育阶段不分户籍全免保教费政策,将民办幼儿园纳入免保教费政策范围;对辖区内学前教育幼儿免费提供基本读本,对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不分户籍实施中小学生免费健康体检及上下学期间免费乘车政策。2013年起,开发区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购买校方责任险,标准为12元/生/年,目前累计惠及学生6746人。今年,开发区还对辖区内1所学校、3所幼儿园共2520余名学生免费发放营养早餐,切实加强幼儿和中小学生营养配给,帮助他们改善和提高身体素质。

  “我岁数大了,行动不方便,能就近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真好。”近日,在开发区综合医院每周三的专家坐诊日,记者见到了从巴彦木仁苏木前来看病的75岁患者段木萨老人。老人患有脑梗塞,一直在开发区综合医院由宁夏医科大学总院的专家负责治疗,目前病情好转。该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医院于2012年11月成立,主要服务当地居民和周边牧民,特别是去年3月份宁医大总院专家在该院开设内科、普外、骨科、儿科等门诊后,门诊量大幅增加,仅去年门诊量就达23700多人。综合医院实现了宁蒙跨区域创新型医疗合作,提高了开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软实力,让广大群众就近即可享受到三甲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巴音敖包嘎查卫生室的建立以及“家庭健康小药箱”“基层卫生服务流动车”和全科医师工作站的配置,也大大提高了基层农牧民群众医疗急救、转诊转院和预防保健能力,满足农牧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真正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同时,开发区新农合制度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参合率达100%,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

  大民生关系着百姓的小幸福。每天傍晚,来到开发区中央公园,音乐声四起,广大群众在这里翩翩起舞、健身娱乐,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开发区投资100余万元,在中央公园、那达慕公园、乌兰布和健身广场等公共区域安装了138套健身器材,并提供了老年人晨练、晚练活动点2处;投资200余万元在中央公园搭建了流动舞台和配套的LED屏幕,定期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丰富百姓生活。开发区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的服务机制,充分发挥草原书屋、谈心室、托老室、康复室、理论大讲堂及爱心超市等功能室的作用,通过采取扶贫帮困、再就业、成立团体和开展文艺活动等形式吸纳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增强了流动人口与社区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开发区不断加强对残疾人及残疾家庭的救助和扶持力度,在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残疾人养老、康复、就业、扶贫、子女上学等热点、难点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残疾人基本权益。

  民生投入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群众享受到的实惠更多。一组组数据诠释着开发区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城镇7068元/人/年、农牧区6408元/人/年,低保户还享受1000元/年的取暖补贴;五保供养标准为15000元/人/年;不分户籍,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教育救助,标准为本科生7000元/年、专科生5000元/年、中专生2000元/年;高龄津贴受益范围延伸至70岁,并提高标准,70~79岁老人按100元/人/月、80~89岁老人按500元/人/月、90岁以上老人按10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

  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开发区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民生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记者 何晓琴)

[责任编辑 哈丽琴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