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级各类党政干部纷纷下基层、转作风。让人担心的是,这些下基层的干部,会不会只是一群“看客”,不能真正和群众融为一体?
据媒体报道,有一些地方、一些干部,下基层满足于“绕着村边转转,开着车子看看,背起手来念念,围着酒席谈谈”,转作风成了“赚”作风,下基层成了“吓”基层,走基层成了走台步,偏离了题中要义。
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做实做细做出成绩。首先,走的对象要广泛,应多接触各类基层干部、民间人才、草根人物、基层民众,深入听取意见建议。其次,走的过程要多倾听、虚心请教,而不是下车伊始,就到处发号施令。多沟通、多学习是下基层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不懂装懂,好为人师。最后,要走出结果,如果下基层只是随便走走、到处看看,不能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这样的干部下基层,老百姓自然也不会当真。
前不久,听到一位老百姓这样议论干部:“50—60年代是摸得到脚(睡同一铺炕);70—80年代是听得到声(听广播喇叭);90年代是看得到烟(看汽车屁股);现在只能是看得到影(看电视影像)。”所以说,莫怕鞋子沾上泥,莫做浮头鱼吐空泡,莫学蒲公英满天飞,莫当下基层的“模特儿干部”。干部常下基层,常在基层,关键是要把基层实际、民情民意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导航仪。如此,干部下到基层才会变成“基层人”了。(锡林郭勒盟多伦县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