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经过七年的发展,已经由过去的光棍节演变为全民狂欢的网购节。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场狂欢,去年,京东、阿里巴巴、苏宁推出了“白条”、“蚂蚁花呗”、 “全民授信”,网购者均可以通过使用这样的方式实现分期付款。今年,“趣分期”“分期乐”等针对大学生的网络分期购物平台也迅速崛起,成为大学生“双十一”“败家”的好帮手。然而,狂购过后还款压力却成为冲动的代价,很多家长也纷纷质疑此类网络分期购物平台。
网购分期付款让大学生超前消费
如今,不少大学生都拥有一部“高大上”的手机。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大学生购买手机都是在京东、苏宁等电商网站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一部五六千元的手机最多可以分24期还款,加上利息每个月只还300多元,咬咬牙还是能承受的。”我市某高校大三女生小秦告诉记者,在网上分期付款购物已成为她周围同学最主要的购物方式,稍贵一些的物品都是这样买来的。
在“双十一”抢购了不少衣服、化妆品的小贾是某高校的学生,“当时感觉啥都便宜,又注册了‘分期乐’,一个劲地疯买,这几天一算花出去的几千元得付不少利息时,真有些后悔了。”小贾言语间再也看不到网购的兴奋了。
记者发现,一些网络分期购物网站的利率较银行同类型贷款利率高出不少,然而由于门槛较低,不需要任何抵押。比如,有的商城只需填一下个人信息就能办理分期和贷款,严格一点的需要提供身份证和个人照片即可。不仅如此,分期购物网站和电商网贷提供的“分期购物”的形式也更加宽松和多元,网贷额度也远高于学生信用卡额度。比如在银行办理的信用卡额度是2000元,在大学生分期购物网上商城,获得的额度就可以达到8000元或6000元。其中额度最大的,可以达到学生信用卡的4倍。因此,颇受大学生青睐。
家长老师大多反对大学生借贷网购
说起当前大学生贷款网购的现象,我市某高校的刘老师很反感,他说:“靠借贷买高档手机、平板电脑都是虚荣心作祟,目前这些贷款消费渠道更会助长大学生的攀比心理。商家在拉拢这些还没有收入的客户赚取高额利息的同时,更应该想想自身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对于分期购物平台的出现,家长们也是深恶痛绝。采访中,他们纷纷表示,自觉一点的孩子为了买个手机省吃俭用,最后弄得身体营养不良,不自觉的孩子说不定就此刹不住车,欠了大笔的贷款等着家长给补窟窿。有的家长坦言,已经为孩子还过若干购物款了,他们希望这一现象能引起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的重视。
大学生对个人信用认知度较低
记者了解到,与银行信用卡分期类似,每笔网络分期其实也是将利息和手续费包含在每月月供之中,一旦客户在指定时间没有还款,其账户就会被冻结,并将按天计算延期费,逾期客户还要承担在商品原价基础上0.03%日息的延期费。日息万分之三,就相当于近11%年息,因此,一旦不能如期还款,消费者面临的是高额的利息和延期费。
由于目前网上贷款平台并没有与银行征信系统互联,采访中很多大学生对逾期还款不太重视,多数大学生对个人信用认知度较低。但在此还是提醒大学生信贷消费要量力而行,并要仔细对比各个平台的利息、违约赔偿等再做选择,以免被分期网购的还款压力压垮。(记者云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