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呼和浩特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清水河:山乡织锦绣 沃野尽欢歌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6 15:45 打印本页 来源: 呼和浩特日报  
 

  千里山乡织锦绣,青城南郡暖意浓。

  ——走进清水河县,随处可见规划整齐的村落,修饰一新的砖瓦房、窑洞,宽敞洁净的庭院,休闲雅致的文化广场,平坦开阔的水泥路……一系列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项目落地开花,让这座已入冬日的塞外山城暖意融融。

  当前,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宏伟目标奋力迈进的历史关头,清水河县正在加紧推进2015—2016年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以此为重要抓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从清垃圾、清土堆、清粪堆、清草堆,改院、改墙、改厕、改圈“四清四改”,到残垣断壁、破房烂瓦、废弃墙圈、土窑乱院的拆旧建新,再到村容村貌全面整治……今年以来,清水河县紧锣密鼓地展开一轮又一轮全覆盖建设,让心怀富民梦的山老区人民朝着全面小康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清水河县确立了以城关镇为核心,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枢纽,以旅游产业带为重点的工作思路,按照“城镇融入型、产业支撑型、要素聚集型、基本覆盖型、收缩转移型”五种类型推进工程建设,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通过“村庄”覆盖和“人口转移”覆盖,坚持“覆盖与收缩转移并重、与产业齐抓、与管理同进、与文明共促、与强基互推”五项基本原则,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让全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016年,该县总计拟定投入资金13亿元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村庄”覆盖工程拟定实施327个村,“人口转移”覆盖工程拟定实施367个村。

  “我们一定要打赢这场攻坚战,绝不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工作目标上拖全市的后腿!”

  ——面对着全县十四万百姓对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殷切期望,清水河县党政一班人向全县人民作出这样的庄严承诺。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靠什么打赢这场攻坚战?

  ——干部是关键!

  连日来,清水河县党员干部和有关方面积极行动起来,多方动员群众和社会力量筹措资金,深入到全县694个项目村摸底调研,反复进行精准核算和细查细验,为2016年度“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做足各项前期准备。

  县党政一把手亲自带队进村入户,就项目村的基本情况及“十个全覆盖”工程现状进行详细调查,以村为单位建立各项工程台账,以户为单位建立明白卡,做到一村一表、一户一卡,并组织成立“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指挥部,分别下设规划审查组、项目审批组、资金保障组、宣传组、督查考核组、审计监督问责组、工作推进组7个专项组,专门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检查、验收等具体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具体工作职责。同时,建立了县委常委包乡(镇)、县级领导、科局和干部包村制度,并组建驻村工作队,队长由包村县级领导担任。

  为了节约资金、节省时间,调动农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县里决定,工程所需水泥由政府统一采购,各乡镇集中采购储备砖、砂石等物资原料,并制定符合实际的农民投工投劳激励办法,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与每户村民签订改造协议,决不因工作不到位引发上访问题。

  清水河县坚持一手抓村庄覆盖,一手抓人口转移覆盖,通过“一步进城”建设新社区、新农村,建设互助养老幸福院,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补齐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在实施“十个全覆盖”的同时,统筹规划产业,突出“一村一业”特点,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游则游。在种养条件较好的地方,重点发展绿色农畜产业;在老牛湾黄河峡谷旅游公路沿线,引导农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经济林采摘、旅游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农家乐等产业。在工程实施中,注重发挥村干部在宣传政策、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通讯员杜贵忠刘锁堂潘磊)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