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阿拉善盟搭建沙产业合作平台 促科技与产业“联姻”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6 16:42 打印本页 来源: 中国·阿拉善  
 

  11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科技引领沙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阿拉善盟以科技合作为切入点,主打肉苁蓉、锁阳等沙生资源植物产业化科技牌、绿色牌,促进科技与产业“联姻”。

  阿拉善地域辽阔,浩瀚无垠的大漠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肉苁蓉、锁阳、疯草、苦豆子、沙葱这些依沙而生的纯天然的野生植物,均是珍贵的药用植物。1984年,在阿拉善额济纳旗从事火箭和导弹研究二十多年的钱学森院士,前瞻性地提出“科学用沙”、“经营沙漠”的“沙产业”理论。历经三十多年,我盟在钱老“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实践、探索,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根本前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沙漠资源,积极培育和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沙产业。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阿盟将开发沙生植物资源作为事关改善生态、促进结构转型,保障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产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院企合作为载体,以新食品原料申报为突破口,大力加强科技合作,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构建包括肉苁蓉、锁阳、沙葱及蒙药中药材等沙生植物产业原料培育基地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让科技与产业“联姻”,为全盟沙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阿盟已初步形成“企业+基地+科研+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而且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盟行署与中科院北京分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相继成立了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沙生资源植物院士专家工作站。以阿拉善宏魁苁蓉集团、内蒙古曼德拉沙产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为领军,分别与中科院过程所、植物所、基因所,天津中医药大学,北大药学院,内蒙古农大等国内各科研院所展开科研项目合作,努力在优势特色沙生植物的利用方面实现技术突破,致力于打造沙生资源植物产业上游产业链,下游基地建设等工作,形成了阿拉善盟沙生植物开发利用产业体系与运作模式。今年,自治区科技厅与盟行署签订共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作协议,保护和治理黄河西岸1000平方公里生态环境,助推阿拉善盟沙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发展沙产业,盟委、行署委托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制定了《阿拉善盟沙生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化总体规划》,并启动实施。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思路,以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沙地葡萄特等有沙生植物资源为重点,以蓖麻、疯草、苦豆子、沙葱、沙米、沙芥、文冠果等为辅助,依靠科技,联合攻关,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沙生植物资源化利用产业体系,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沙生植物资源产业产值达到230亿元,带动就业5.5万人;2030年,阿拉善盟沙生植物产业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成为阿拉善盟阳光产业、绿色产业、黄金产业;沙生植物资源产业产值达到413亿元,带动就业10万人。将阿拉善建成国家及西北干旱区沙生资源产业化技术创新中心和试验示范基地、北方干旱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走出一条生态保护治理和促进富民兴业双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十二五以来,阿盟各级财政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沙产业研究开发,阿拉善沙产业研究院启动实施了23个沙产业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涉及肉苁蓉、锁阳、白刺、苦豆子、甘草、沙葱等6种特色沙生植物,与中科院8家研究所以及阿盟从事沙产业开发的7家企业合作开发,相继开发出肉苁蓉酒类、药品、保健品、食品、饮料等20种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阿拉善肉苁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已开发出益智胶囊、肉苁蓉多糖片和肉苁蓉低聚糖冲剂、苁蓉免疫强化口服液、苁蓉舒肝软胶囊、肉苁蓉低聚糖饮料6款产品,功能成分提取技术不断优化,已完成中试生产并申报3件专利。“锁阳相关产品研发”项目,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支持,已完成6款相关产品的中试生产,并申报了7件专利。骆驼系列产品的研究,已完成全脂驼乳粉、骆驼益生活性片等系列产品和骆驼胎盘保健品的工艺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聚焦首届中蒙博览会
秋意浓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醉美深秋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