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包头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俺们村里的白墙会说话”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7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 包头日报  
 

  “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加强身体煅炼,保障身体健康”、“新二十四孝图”……近日,记者走进土右旗的几个行政村,一进村口,便看到这里家家门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条。让人眼睛一亮的是,笔直的大道两边不论是新房,还是老屋,户户房屋墙面上都有绘画标语,形成了一幅幅特色鲜明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上的内容读起来朗朗上口,俺们读了也觉得很受教育。”王光亮村村民张小虎说。

  说起这“文化墙”的渊源,萨拉齐镇王光亮村书记徐占海说:“自从‘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们村可谓旧貌换新颜,每家每户的墙面整修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虽说基础好了,环境美了,可总觉得缺点啥,村里开会时,村民们提出缺文化呗,于是这‘文化墙’也就应运而生了。有了想法就马上行动,我便邀请了村里的文化人开始在墙面上画宣传画、写宣传标语。这‘文化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不断提升了村民的素质,也给村里增添一个展示、宣传乡风文明新风的‘大舞台’。”

  近年来,土右旗在开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十个全覆盖”工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活动中,通过绘制图画、书写顺口溜、标语等,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乡风文明、“十个全覆盖”、环境保护、科学种养等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形成教育村民的“文化墙”。这些“文化墙”让群众随时随地了解历史文化、接受道德教育、感受文明熏陶、学习科技法规,极大地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引领了农村新风尚。

  在“文化墙”建设方面,土右旗力求“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因地制宜设置“文化墙”,工业主导村的“文化墙”内容多以产业升级、帮扶政策为主,种养专业村的“文化墙”内容结合科学的种养方法和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划,紧邻旅游资源的村“文化墙”内容多以弘扬历史文化,拉长文化产业链条为主……“文化墙”将思想道德教育由室内搬到了主街两侧的墙上,让村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思想道德文化的熏陶,俨然成为土右旗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如今让俺们感到骄傲的不仅仅是整洁的村容、优美的环境,还有这一面面富有特色的‘文化墙’带来的和谐乡风。”萨拉齐镇王光亮村村民张小虎自豪地说。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流动羊群” 让贫...
卖了秋粮搞养殖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牧草储备丰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