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哺乳期妈妈喂养孩子方便,唐山公交车设置‘爱心应急哺乳区’,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点赞。希望我市公交车也能尝试推行这样的政策。”昨日,市民马女士拨打媒体热线反映。
马女士称,她在一家经贸公司工作,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出差。在唐山出差的时候,在公交车上见到了温暖的一幕。
资料图
“2015年7月,在唐山出差期间,在当地公交车上看到一个特殊区域——‘爱心应急哺乳区’。咨询中知道,这是专门为年轻妈妈喂养孩子而设置的区域。‘爱心应急哺乳区’的设置很简单,是在原先老、幼、病、残、孕专座的基础上升级而成,在车顶上方的方形挂梁上挂一条粉色帘子,将其围成一个相对“私密”的小空间。在旁边贴着“爱心应急哺乳区”字样,起到提示乘客的作用。”马女士说,这个哺乳专座,平时车上没有哺乳妈妈时,乘客是可以正常使用的,只要有抱小孩的年轻妈妈上车,司机就会提醒她可以坐进这个小空间里。
记者连续走访了21路、34路、52路、98路等公交车,车上除了有老弱病残孕等专座外,并没有设置“爱心应急哺乳区”。对于“爱心应急哺乳区”问题,受访市民多数认为这是人性化的一个举措。
“设置相对的一个私密区域,可以让哺乳期的母亲安心喂养孩子,省去了不少麻烦,避免了公共场合喂养孩子的尴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推广‘爱心应急哺乳区’这样一个灵活的举措。”家住回民区的包女士说。
据了解,唐山的做法不是首例,长春、青岛等城市也有部分公交车上试点设置“爱心哺乳间”。
那么能不能在呼市公交车上设置“爱心应急哺乳区”?记者采访了呼市公交(集团)总公司工会副主席冀慧芳。冀慧芳称,“爱心应急哺乳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实际运行受客观条件限制。我市公交车乘客的乘车时间较短,很多年轻妈妈都会在上车前喂好孩子,有时候孩子闹起来,哄一会儿也就到站下车了,没有在公交车上哺乳的习惯。即使要在车上喂奶,很多妈妈都会比较注意,上车前就会带好哺乳衣、哺乳巾等装备,这种专门用于公众场合哺乳的衣物,遮挡效果很好,不需要专门躲到帘子里喂。
现运行的车辆上没有专门设置“爱心应急哺乳区”,如果另行单独设置的话,会影响车厢整体的美观,更麻烦的是,由于公交车内人群密集、环境嘈杂,司机无法一边开车一边兼顾“爱心应急哺乳区”的管理,行车中间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冀慧芳称,为解决哺乳期妈妈喂养孩子问题,呼市公交(集团)总公司在条件成熟的公交站点设置了“爱心妈咪小屋”,用于女公交驾驶员和哺乳期妈妈的喂养孩子问题,避免在公共场合喂奶的尴尬。目前,在公交五公司、公交六公司(金川)和公交三公司的公交党政综合场站设置了“爱心妈咪小屋”,如果车辆运行中间确有需求,年轻妈妈可以到“爱心妈咪小屋”喂养孩子。公交一公司西龙王庙站和公交四公司皮革厂站的“爱心妈咪小屋”正在建设当中。
(记者王伟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