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周成怀,水磨村党支部书记魏兰锁直竖大拇指:那个娃为人憨厚、干工作执著实诚,乡亲们亲切的称他是:爱笑的憨仔书记。其实,说起周成怀,新城区熟悉他的其他“第一书记”给他冠以两个很是贴切的“美誉”:拉音响的周成怀、实干的周成怀!
拉音响的周成怀
第一次见到周成怀时,适逢上级来新城区水磨村视察“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度。在白墙灰瓦、徽式建筑风格的水磨村主街道上,周成怀拉着一个大音响边走边向视察团成员介绍村里改造的情况。普通话虽不标准,但那就像介绍自家生活生产情况般对水磨村建设熟悉的程度,让人对这位“第一书记”不禁多看了几眼:中等身材加上憨实的“漏齿”笑,这就是大家眼里拉音响的“第一书记”周成怀。
周成怀是新城区扶贫办的工作人员,2014年9月来到新城区水磨村挂职“第一书记”。周成怀笑着告诉记者,当“第一书记”,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出生到工作,他最熟悉的就是农村工作,他最亲近的人就是农民。所以,他很快就适应了“第一书记”的角色。然而,从适应到做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相关工作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自己去努力。新城区把各个村的“第一书记”定为各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情况介绍人和新闻发言人,这对出生于托县、普通话不标准的周成怀就是一次“重大挑战”。自此,每天回到家,周成怀就揪住爱人、姑娘帮他练习普通话。为了练就自己的胆量,只要是其他工作不忙,周成怀就拉上音响满水磨村转,边转边讲解情况。
周成怀的字典里没有了星期天
周成怀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泛黄了的纸,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当群众向你反映问题时,你不能说你解决不了,而是首先应该考虑如何去解决。”
水磨村有10个自然村,上任伊始,周成怀就开始调研摸底,走访了解10个自然村的村情及400余户村民的状况和发展意愿。这一走就是小半年,也就是从2014年9月,周成怀的字典里就没有星期天这个词了。为了助力“十个全覆盖”工程,周成怀到任后就协助并指导了村两委及监委会换届工作,成功地选出了新一届村“两委”及监委会班子9人,确定通过了一批规章制度;在扶贫帮困方面,制定了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并建档立卡,先后慰问贫困户23户,资助贫困大学生两名,慰问老党员15名;积极协调资金,争取到市老促会老区发展资金30万元,用于发展水磨村农家乐旅游项目;协调文体局完善了村活动中心;协调资金1.7万元,更新了村委会食堂及食堂用具;党建方面,整理归纳党建工作材料,明确党建工作责任人,并做好党务公开宣传栏;重点参与了水磨新农村建设、分房工作及黄花窝铺“十个全覆盖”改造工作;重点参与了滴水移民新村“十个全覆盖”改造工作。
周成怀的心愿
“十个全覆盖”工程让水磨村大变样:村民以前住的房子低、矮、破、旧,现在村民住上了整洁、宽敞、明亮的新房,水、电、暖、卫生间、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一应俱全,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医疗有保障”。环境好了,村民心里也有了发展经济的念头。大家有的想开农家乐、有的想开特产店、还有的想开自主店。总之,“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让农民心生希望、暖在心坎。
站在“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水磨村,周成怀心潮起伏也踌躇满怀。他知道:基础设施建设得再好,也必须得有产业来支撑。新的一年,周成怀最大的心愿是以创办水磨民俗文化旅游公司为突破口,发展循环产业经济。同时,以转变群众发展观念为重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固本强基工程、乡风改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