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海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让文明之风畅行乌海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7 16:58 打印本页 来源: 乌海日报  
 

  十三日,乌达区交警大队全面开展交通秩序整治,规范机动车和行人的不文明交通行为。(石历增摄)

  近日,团市委、市科技馆与海区黄河社区的志愿者联合开展创城宣传活动,图为志愿者向市民发放调查问卷。(王景真摄)

  如今,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已经到了重要阶段,全市上下掀起了创城热潮,社区工作人员走家串户,打扫卫生死角,奔走在创城的第一线;交警守护在主要街路,督促、劝导、治理各种交通不文明行为;学校对学生以及家长开展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工作……全市人民的创城热情正逐步被调动起来,文明之风畅行乌海。

  11月15日,海区海北街道办事处组织30多名创城志愿者清理东环路排洪沟两旁的生活垃圾。(王景真摄)

  文明从娃娃抓起,海区一小的学生排队进校园。(王景真摄)

  文明通行正在形成

  随着我市对交通不文明行为处罚力度的加大,近期,全市的交通不文明行为已经逐渐减少。

  11月12日,市民史先生把车停在乌兰路路边去办事,待史先生出来后,发现车上被贴上了违章停车的罚单。“当时,我发觉路边的车辆不如以往的多,但因为着急到银行办事,就抱着侥幸心理把车停在了路边。”史先生说。而对于被罚,他并没有抱怨,“我知道我们的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此,我全心全意支持。但是因为习惯养成,在行动上还是落后了。路边停车会给道路交通带来很多隐患,确实应该加大治理力度。”

  近日,海勃湾交警大队加大了对市民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整治力度,在有禁停标识的路段停车,将被处以“扣3分,罚150元”的处罚;针对非机动车闯红灯和行人逆行、翻越护栏等违法行为,将处以5至50元罚款;对于在街路两旁非机动车道随意停车的违法行为,将处以50元罚款。

  据交警介绍,随着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大,市民不文明交通行为明显改善。今后,交警将继续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力震慑各种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希望广大交通参与者自觉养成遵章守法、文明通行的好习惯,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一份力。

  海区新华西街道办事处海达社区组织志愿者清理小区乱堆乱放的杂物。(王景真摄)

  市运管局开展客运市场清理整顿行动。 (于虎成摄)

  社区成为创城主阵地

  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各个社区成为了创城的主阵地,创城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打扫家园、清除垃圾、入户宣传……社区工作者们忙得热火朝天。

  13日一大早,海区海北街道办事处佳苑社区的在职党员、包联共建单位、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40余人来到钻北小区开展卫生整治活动。社区党总支书记胡国鹏说,自6日起,我们一直在忙碌,现在已经完成了居家苑小区、团结小区等小区的卫生整治工作。

  “这些天,我们每天从早忙到晚,清垃圾、铲广告、整理楼道。虽说忙些累些,但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小区变得更加整洁干净,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对我们来说这就是最大的安慰了。”胡国鹏说。

  法律普及率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成为了社区创城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近期,佳苑社区开展了主题为“法治阳光暖老人”法律知识问答活动。由于法律知识针对性、实用性较强,深受老年人欢迎。

  佳苑社区只是全市所有社区创城的一个缩影,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全市的所有社区都为创城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市卫计委的志愿者与社区志愿者们在小区捡拾白色垃圾。(王景真摄)

  13日,乌达区第一幼儿园举办了“牵手文明共度美好童年”系列活动,倡导孩子们养成环保、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丹妮摄)

  文明教育至关重要

  最近一段时间,家长们都在孩子所在的学校上了一堂文明教育课,一些家长感悟颇深。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赵安军说,之前,他对创城也有些了解,但还是处于理解比较肤浅的阶段。学校的这次创城宣传,包括校长讲话、填写创城调查问卷和观看焦点访谈有关创城测评的节目,我才知道创城测评体系中对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机动车礼让行人,无闯红灯、乱穿马路现象都是有具体测评指标的,如果达不到,测评组会直接在这一项打叉,这就需要全市人民万众一心,每个人都规范自己的行为,绝不能因为自己的疏忽和不文明习惯为创城抹黑。

  “有些人认为,创城是政府的事,跟个人关系不大,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市实验小学学生家长刘艳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对每一位市民来说都是一个重塑修养的过程,改变随手扔垃圾、随地吐痰、闯红灯、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良习惯,用文明行为很好地影响孩子,培养出一个彬彬有礼、谈吐文明的孩子,这是全体市民共同的心愿。

  刘艳说,这些观点都是她从学校的文明教育中学到的,她认为这次家长会让她对创城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记者崔建敏)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流动羊群” 让贫...
卖了秋粮搞养殖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牧草储备丰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