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通过养羊发家致富,可是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基础母羊,没想到杭锦旗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给我家免费提供了127只基础母畜。每只母羊两年可以下三胎,我只需要每年向他们回交21%的羊羔,剩余79%归我所有。他们还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回收我所有的羊,我每年纯收入八九万元。等到我家的母羊快‘退役’了,合作社会免费再为我家换一批母羊。通过和羚丰合作,我的日子是一年比一年过得好!”杭锦旗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王交其高兴地说。
近年来,杭锦旗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着力创新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模式,切实保障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双方利益,促进龙头企业提质升级,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农牧民增收
“我们公司已经享受到了30万元扶贫资金、110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补助金、140万元的1500头生猪养殖扩建项目,公司正是有了这些资金的扶持,才逐步发展壮大。”杭锦旗绿美农牧业公司负责人王怀树告诉笔者。
据了解,杭锦旗宏倡农牧林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沙海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杭锦旗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鄂尔多斯市万全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均有享受到产业化项目、土地整理项目、扶贫项目等各种不同的扶持政策,正是这些扶持政策的支持,杭锦旗的现代农牧业企业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杭锦旗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8个,市级龙头企业10个,形成国家、自治区、市、旗龙头企业梯度推进。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由2014年的7.5亿元增加到10.8亿元以上。
杭锦旗通过财政扶持、金融扶持、产业扶持和社会帮扶等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特别是抢抓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有利时机,围绕五大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统筹安排扶贫开发专项资金,旗财政设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推进基金,每年拿出5000万元,重点用于支持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在积极实施自治区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基础上,从专项扶贫资金中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担保资金,与金融部门合作每年发放5亿元强农富农贷款,集中投向龙头企业和与龙头企业联系紧密的基地农牧户,同时按政策给予龙头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息补贴,贴息时间为两年。结合“三到”服务,全力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重点是助力五大产业的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的推进。对财政支农专项、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及财政土地出让金等各项支农资金进行整合使用,与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投入优势特色产业的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使农牧民得到更多实惠,更好地发挥资金的综合效益和聚集效应。
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农牧民致富能力
鄂尔多斯杭锦旗特色馆于今年6月在京东正式上线运营。这标志着杭锦旗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鄂尔多斯杭锦旗特色馆已有当地7家农畜产品企业为固定供应商。除此之外,自办匈奴王特色购物网和与一号店及工、农、中、建行等自主电商平台合作的电子商务平台也将全部上线。
杭锦旗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的同时,着重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建设新型经济组织。通过规范农牧民经纪人队伍、稳定购销关系、创新金融担保机制、加快推进土地草牧场有序流转等一系列措施培育和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条件注资、股份管理,兴办实业、分类指导的具体方式,将分散的农牧户有序组织发动起来,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或村级实业公司,积极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合资或公司+农牧户入股”的运营模式。截至目前,共建成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434家,入社农牧户7380余户,带动农牧民14000多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及草原确权承包试点工作已接近尾声,具备发证条件。杭锦旗王飞飞养殖专业合作社、鄂尔多斯市蒙杭农林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杭锦旗中兴农畜产品交易有限责任公司、杭锦旗泰和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家庭农场和家庭牧场在政府的扶持下相继成立。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牧民利益
“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农牧民参与的股份合作的新型农业体系,带动当地农牧民成立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方式参与企业经营,完成区域内优质牧草种植基地建设。采取‘企业+农户+技术指导+分红+代购代销一条龙’经营模式,带动周边3500多户农牧民致富,与农户直接签订合同2765户,与专业户、中介组织、乡村组织签订合同253户,联合办合作社带动农户501户。”杭锦旗宏倡农牧林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卢浩介绍说。
近年来,杭锦旗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牧民持续增收。通过合同联结、合作联结、股份合作联结等模式示范,密切了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促进了龙头企业和农牧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稳定了农产品产销关系,实现了农牧民来自于产业化经营中的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3977元增加到4280元。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了企业为农牧民提供资金、市场、技术等方面支持,带动农牧民持续增收致富。促进农牧民为企业供应生产产品,减少企业的投入和成本,实现了企业和农牧户双方利益共赢。今年以来,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62亿元、增加值1.74亿元,上缴税金390万元,带动农牧户17236户,带动农牧民人均增收4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