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阿拉善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过“城里人”生活的守边牧民
内蒙古新闻网  15-11-17 19:30 打印本页 来源: 阿拉善日报  
 

  苏木干部正在清扫吉布吉玛老额吉新屋前的积雪。

  10月30日,一场初冬的降雪给阿拉善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拨开浓浓的晨雾驱车赶往阿拉腾特布希山,目的地是住在山上的吉布吉玛老额吉家。

  吉布吉玛老额吉是阿拉腾朝格苏木那仁布拉格嘎查牧民,她家草场位于阿右旗和甘肃张掖市交界处。山里的积雪还挺深,当我们来到她家时,阿拉腾朝格苏木副苏木达琴格勒和武装部长徐万春正在清扫屋前的冰雪。“昨天的雪边下边化,早晨起来时在房前冻成了一排冰凌子,门都推不开了。这几天老伴儿也去旗上了,要不是他们来帮忙,我还得侧着身子进出呢!”说话的工夫,吉布吉玛老额吉把我们请进了屋里。记者留心看了看,进门就是一间大客厅,顺着左手是两间卧室,后面是厨房和卫生间。

  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这是住在山里的牧民家。地上铺着明亮的地板砖,顶棚和电视墙的装修颇具民族风格,厨卫设施一应俱全,除了我们踩出的脚印外,屋里一尘不染。“是不是有点儿凉啊?雪下得太突然,我们还没来得及烧暖气呢。别看这房子大,地暖一烧起来可暖和呢!”老人家边倒茶边和我们唠起了家常。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吉布吉玛老额吉的几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单过,现在只有老两口和小儿子住在这里,享受着草畜平衡政策补贴,养着300来只羊,种了20多亩地,饲草料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琴格勒说:“由于吉布吉玛老额吉家地处甘蒙交界,是守土戍边牧户,我们根据旗委、政府定点保障、流动覆盖的要求,在实施‘十个全覆盖’过程中,与居边护边工程等项目捆绑,为她家建造新房补贴了6万元,房子有130平米。”

  在屋后,吉布吉玛老人的小儿子在挖开的自来水管道旁,与徐万春谈论着修复管道漏水和冬季保暖问题。当记者问及水质、水量问题时,老人家说:“今年能通上自来水也是托‘十个全覆盖’的福,我们这里有泉水,水可甜了,可能是全右旗最好的。但以前还是得拉水喝呢,现在只要拧一下水龙头就行了。说实话我们已经赶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不光是住的条件好了,电视节目多了、也有热水器,还给了小药箱,水泥路都修到家门口了。”徐万春说:“这条3.8公里长的水泥路是结合嘎查村街道硬化项目的实施投资一百多万元建成的,附近山上20多户牧民出行都走这条路。由于是在山里,手机信号不强是个问题,我们一直在跟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力争早日解决这一难题。”

  “走,看看我们以前住的房子,一个是30多年前盖的土坯房,一个是2009年的彩钢房,现在成草棚、库房了……”说起这两年的变化,老额吉总是那么兴致勃勃,步伐都那么轻快。

  随着太阳升高,感觉暖和多了,该放羊出来吃草了。吉布吉玛老人和儿子踏着积雪走向了羊圈,一幅久违了的“牧羊图”呈现在记者眼前……本报记者毛图门

[责任编辑 李珍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流动羊群” 让贫...
卖了秋粮搞养殖
风电供暖
胡杨秋色
蒙古国商品在首届...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探秘大自然
牧草储备丰足
 
学习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中国梦•我的梦 每个人都是梦想家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