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内蒙古时评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互联网+”时代过年别丢了老年味
内蒙古新闻网  16-02-05 10:16 打印本页 来源: 北方新报  
 

  小年腊月二十三,欢欢喜喜盼新年,街头随处可见的大红灯笼把节日的气氛渲染得格外浓郁。虽然窗外是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但是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水文社区的活动室却是热火朝天,阳光透过玻璃窗撒进来,把红色的福字映得喜庆、吉祥。(2月3日《北方新报》)

  置于“互联网+”时代,传统民俗进社区,让猴年新春过得更加有滋有味,值得倍加珍惜和放大。

  这几年,网上过年大受追捧,这里面有很深的现实原因。一方面,置身于快节奏的现实生活中,网络超强的服务功能,可以让人们轻松享受各种便捷,省去四处奔波的辛劳;另一方面,现代人文化生活匮乏,像网上抢红包等活动,可以填补大家的精神空虚。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不仅是团聚的节日,更是情感交流的机会。我们终究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网络虽好也不可太过依赖,否则不仅会使正常的人际关系被“人机关系”所取代,而且不加节制所引发的身心疾病,甚至带来的社会伦理危机,都是不可小觑的。

  因此,我们必须平衡好“网络过年”与现实春节的关系。以拜年为例,远在千里之外的亲朋好友之间发个微信、打个电话,这个可以有;但对于那些近在咫尺的亲戚,还是多走一走、聚一聚、聊一聊为好。亲人团圆、亲情交流,这种人世间最珍贵的天伦之乐,是无法用网络来代替的。

  两者之间,只有各展所长、交融互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年味才能相得益彰,让猴年春节过得更加有滋有味。

[责任编辑 魏莉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