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新闻 - 国内 - 国际 - 文化 - 财经 - 教育 - 旅游 - 美食 - 医药 - 汽车 - 楼市 - 娱乐 - 体育 - 道德法制 - 草原社区 -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新闻 > 乌兰察布新闻 正文   
转播到腾讯微博
新家太好了
 

  “二十八,贴花花。”2月6日,腊月二十八一大早,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鄂尔栋镇十一号村石佃珍一家人就开始张罗着贴窗花、贴对联、炸油饼、挂红灯笼。今年是他们在新房里过的第一个春节,一家人都格外开心。

  “以前过年打扫家可费劲了,一家人要忙活好几天,扫灰尘、刷大白、糊房顶,现在这些都省啦!”石佃珍说,去年4月,村里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家里住了几十年的破旧土房“寿终正寝”。石佃珍自己拿出2万多元,加上政府配套的1.35万元,新建了3间砖瓦房。8月份,一家人搬进了新家。

  “新房比以前的土房强百倍都不止。以前房门特别低,进里屋都要弯着腰,窗户还走风漏气的。”石佃珍的老伴儿坐在炕上,阳光从塑钢大玻璃窗照进来,晒得家里热乎乎的,小猫趴在铺着新炕布的火炕上打着盹儿。为了和新房子配套,他们还专门买了封闭式火炉。“新家太好了!我可舍不得让煤灰沾染它。”石佃珍的老伴儿边摸着小猫边说。

  村里的包村干部还帮石佃珍家在院子里铺了条步道。“以前我们村一到雨雪天就变成了岛,进出村子都要穿雨鞋。现在水泥路直接铺到了门口,真是太方便了!”石佃珍高兴地说。

  包村干部王永文介绍,十一号村有常住人口52户115人,村民以从事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去年,村里进行危房改造,为11户村民建了新房,为42户村民进行了房屋维修。因为当地盛产玄武岩,在村子的整治过程中,村民就地取材,用石头砌房子、垒院墙,既节约了建设成本,又保持了村庄的原貌。

  2月6日,石佃珍的老伴儿在新房玻璃上贴窗花。(记者李文明)

[责任编辑 范悦怡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春运】候车室的...
内蒙古武警森林官...
草原铲雪大叔
根河市现-47.8℃极...
“非遗”年货传承...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6659725。
电话:0471-6659725
传真:0471-6659744
电邮:news@nmgnews.com.cn
品茶香 学文化
黄河内蒙古段全线封河
 
【专题】习近平治国理政这三年
【专题】2015年终盘点|内蒙古气质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工作人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新闻热线:0471-665972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