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让贫困县摘帽”的要求,化德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确保到2020年全县8792户、1.85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摘掉“国贫县”的帽子。
通过易地移民搬迁脱贫一批。化德县处于阴山北麓东端,属荒漠草原农牧交错带,致贫的主要原因就是风蚀沙化严重,生态环境差。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垦荒,该县形成了西起公腊胡洞乡兴牧村,东至七号镇安业村长95公里、宽12.5公里,总面积近1200平方公里的风蚀沙化区和荒漠化丘陵区,包括29个行政村、129个自然村,涉及人口5556人、2232户,其中70个自然村已经完全失去生存条件。这一部分人,化德县计划通过易地搬迁实现整体脱贫,今年将依托服装、合金等非农产业向城镇转移2103人、876户;通过大力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肉羊、生猪等现代高效农牧业,就近向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村转移781人、426户。
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工程脱贫一批。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化德县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现金直范围。“十二五”以来,该县通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金直补、五保等社会保障累计兜底30874人,本次新识别7400人、3083户,占40%。2016年,化德县计划将1516人、632户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并就近建设互助幸福院。同时,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把32个10户以下自然村就近向中心村整合撤并。
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经过识别,全县60周岁以下,缺乏资金、项目支持的贫困人口共5549人、2312户,占17.2%。2016年,该县计划重点围绕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和生猪、肉羊五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牧业,实现577人、240户就地脱贫。
通过发展教育、大病救助脱贫一批。全县因学因病致贫人口1850人、771户,占10%。2016年,该县计划在落实好自治区“三个一”民生工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扶困助学”和大病救助力度,扩大临时救助范围,实现116人、48户脱贫。
通过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这部分人有697人、290户,占3.8%。主要通过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给予政策倾斜,提高生态补偿标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实现稳定就业脱贫,达到人走草还、自然修复的良性生态循环体系。同时,对“不会经营的懒人”,通过土地、草牧场流转,把他们吸纳到农村合作社、设施农业园区、规模化养殖园区、龙头企业建设项目、生态保护区,通过集体力量,带着他们干,实现稳定脱贫。2016年解决166人、48户。
在具体工作中,化德县坚持做到“四个切实”。一是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党政一把手亲力亲为,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任务落实。二是切实做到“六个精准”。采取“一问二看三算四比对五评议六公示七确认”的方式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针对不同人口制定了不同的扶持计划和项目。三是切实强化社会合力。积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四是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为契机,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通讯员 刘彦宏)